文字思维|“计算机天才”王垠,从清华退学后,现状令人唏嘘( 二 )


所谓的开源系统是指完全开放源代码、不具备个人版权、以将技术用户集中到统一“社区”的编程系统 。 接触到Linux系统的王垠一下子抛弃了落后的Pascal这一结构化编程语言 , 即使计算机的专业课程依旧是以学习Pascal为主 , 但王垠却从不去上课 。 可就算是这样 , 对逐步掌握了Linux系统的王垠来说 , 让他去做以Pascal程序来出的题简直就像是就是让一个高中生去写初中的试卷 , 拿个八九十分简直是不要太轻松 。
对Linux系统的学习也让早高中时期饱受“折磨”的王垠重新有了信心 , 当年那个因高考失利而被掩埋起来的“清华梦”重新绽放出了光彩 。
在大四那年 , 王垠从学校方面了解到清华大学在对全国各大本科院校开放了一种只需要面试就可以被录取的“硕博连读”课程 , 而且整个“硕博连读”的时间长度只需五年 。 于是 , 王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次面试的机会 。 毫无意外 , 王垠的面试顺利通过 , 等到四川大学的本科课程结束 , 令王垠梦寐以求的“清华之旅”开始了 。
大学梦破清华大学 , 对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说 , 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顶峰院校了 , 但对于王垠来说 , 清华大学的教学环境还是令王垠从内心感受到了难以理解的“不适感” 。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 从王垠这个人的性格来看 , 连高中时期的高压模式都无法接受的王垠 , 对于注重学术环境和学生自主性的清华大学来说 , 肯定是无法接受得了的 。
于是 , 勉强在清华大学取得了硕士学历之后 , 王垠对于学习压力的惰怠逐渐取代了他在计算机课程上的进取之心 , 王垠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抗压” , 而对只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的清华大学来说 , 王垠就渐渐成为了一个“异类” 。 身为“异类” , 自然也就再难在学校中继续下去 。 二零零五年九月 , 面对着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和教授们 , 王垠脸色平淡 , 在经过一番“不算平和”的交流之后 , 王垠离开了清华大学 。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在计算机行业的追求 , 先是通过竞聘的方式进入了老美的“常青藤名校”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学院 , 接着 , 又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的伯明顿分校学习 。 可即使是老美的“常青藤”名校 , 也依旧不能令王垠感到满意 , 甚至于因为不满 , 王垠还发表了“西方所谓的批判性思考不过是一个笑话”之类的言论 。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的王垠 , 已然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陷入了“癫狂” 。
结语在从三个世界名校退学之后 , 王垠曾在他发表过“自己的博士生涯”已经结束的话语 。 从他后面的人生经历来看 , 确实也像他所说的那样 , 已经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 被某大公司封杀后 , 现在很少看到了他的身影 , 让人唏嘘 。
也许 , 这正如一本书里描述的那样 , 天才和疯子之间仅有着的那一线差距 。 在王垠这样对知识无比渴求的人面前 , 别人总是那么的脆弱 。
“计算机天才”王垠 , 从清华退学后 , 现状令人唏嘘
他是比肩比尔盖茨的“电脑天才” , 3次从名校退学 , 只为追梦
【文字思维|“计算机天才”王垠,从清华退学后,现状令人唏嘘】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文字思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