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位安徽赴河南抗洪救灾志愿者的三次流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郭金山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海涵 王磊)7月21日至8月1日 , 安徽省临泉县蓝天救援队、天狼救援队、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志愿者共53人赴河南抢险救灾 。 蓝天救援队队员高明回忆 , 在自己7天的救援经历中 , 自己流了三次眼泪 。
他的第一次流泪在7月21日 。 他回忆 , 当天 , 临泉县蓝天救援队到达郑州经开区京杭街道富康居民区时 , 受困群众用期盼的眼神看着10名队员 , 他忍不住哭了 。 “我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三头六臂 , 我们的救生船为什么不能再变大一些 , 我们橡皮艇的马达速度为什么不能再快一些 。 ”
本文图片
临泉县蓝天救援队于7月21日投入到郑州经开区京航街道富康居民区解困工作 , 连夜奋战到深夜一点 , 解救受灾群众300余名;22日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鼎路东四环交叉口解救受灾群众400余名 , 并协助转运物资;23日 , 他们将一位85岁的老太太从被大水围困的两层楼的屋里转移出来 。
争分夺秒的救援故事一直上演着 。
7月22日 , 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侯现中腰系消防带 , 冒着急流 , 游到40米处一辆被淹的小汽车旁 , 打破玻璃 , 将脚从车窗伸进车内 , 搜索有无被困人员;在卫辉市 , 临泉县红十字救援队转移一位剖腹产才5天的母亲和她的孩子 , 队员们首先把冲锋舟进行固定 , 做好船上防晒等工作后 , 把产妇抬上皮划艇 , 并小心翼翼地把婴儿托在怀里 , 最终母子安全转移 。
本文图片
【安徽|一位安徽赴河南抗洪救灾志愿者的三次流泪】
本文图片
高明的第二次流泪是在转场和救援途中 , “热情的河南老乡为我们免费维修手机 , 免费供餐 , 免费帮助修车 , 免费加油 。 ”
临泉县蓝天救援队队长代浩回忆 , 抗洪抢险期间 , 队员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让老人、妇女、孩子先上船”“抓紧我的手 , 跟我走!”而队员们听到被救群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 , 看到你们 , 我就安心了!”
抢险一天收队后 , 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街上餐馆吃面 , 但每次用餐后他们都无法结账 。 要么是店主不收钱 , 要么是有的市民提前替他们刷了卡 。
高明第三次流泪发生在7月27日返程时 。 晚上7点半左右 , 车辆开到临泉高速路口时 , 队员家属、临泉县各界爱心人士手捧鲜花 , 排成长队 , 冒雨迎接队员们归来 。
临泉县天狼救援队队长田虎章、队员田凤章是亲兄弟 , 哥俩一起赴灾区抢险;天狼救援队队员刘翠英、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员于海燕 , 是临泉县最早进入河南抗洪抢险的女志愿者 , 刘翠英多次只身跳入水中抱起小孩;青年志愿者协会黄岭镇志愿服务队的侯广胜、侯元帅是队友 , 也是父子……
“这次抗洪救灾中 , 我看到了那么多的勇士 , 用他们的双手 , 温暖每一个人 。 ”高明说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等一场雪落,赴一程流年的约定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所有的经历 生活撂不倒的,就是那个不认输的你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老人|一位七旬老人的晚年:退休金8000,在儿子家被当成香饽饽
-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没人告诉家长,教育是用来社会分层的
- 在我们国家 一位中年男人哭诉:宁可被人称为不孝子,也希望父亲早日离去
- 婚姻|一位中年女人的血泪教训:一场同学聚会毁了10年婚姻,我真后悔
- 安徽21岁孕妇留下遗书溺亡:姑娘请记住,干得不好也很难嫁得好
- |一位70岁老人:老伴儿走了我才知道,这辈子善待一个人也就赢了
- 离婚 一位强势女人的悔悟: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