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之间|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 1.对亲人“无要求”须建立在无害于自己的前提下

亲疏有别是大多数人的相处之道 , 也是我们的本能反应 。我国的儒家思想就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 要内外有别 。就是说 , 对亲人要重感情 , 更感性 , 对外人要重规则 , 更理性 。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这种影响 , 觉得亲人之间不应该相互要求 , 对于长辈更是如此 。不是有句古话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 说的就是父母肯定会有不是 , 但子女却不忍心责备 。
放眼于现代社会 , 这种思想的本质没有改变 , 但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解放思想 , 对自私、冷漠、不懂事理的老人 , 他们不愿迁就 , 也不想为他们付出什么 。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 , 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建立 。倘若抱着传统一成不变 , 那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 。对亲人的“无要求” , 也应建立在对自己“无伤害”的前提下 , 否则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
粉丝丽娟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 , 当她把长姐当母亲一样照料时 , 长姐是怎样对她的呢?
亲人之间|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文章图片
  • 2.照顾年长大姐十年 , 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亲人之间|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丽娟技校毕业后就和村里几个姑娘去了城市 , 性格独立、事事要强的她想在城里立稳脚跟 , 但因学历太低 , 一直以来只能靠打零工赚钱 。
从当年的19岁到现在30岁出头 , 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身边的同伴有的嫁给了当地人 , 有的早就回了农村 。只有她一直未嫁 , 也一直未回 。
33岁那年 , 丽娟难得回趟老家 , 当她得知最疼自己的大姐瘫痪时 , 她决定不走了 , 要留在家里照顾姐姐 。
大姐不同意 , 说她都这么大了 , 连个对象都没有 。村里和她同龄的女人 , 孩子都十岁了 。姐姐不肯拖累她 , 叫她回城里赶紧找个对象结婚 , 但她就是不肯 。想起姐姐当年像妈妈似的照顾自己 , 如今却瘫在床上 , 丽娟心里十分难受 。
大姐比丽娟大了将近20岁 , 丽娟的母亲一直盼望生个男孩 , 却一辈子没能如愿 。看到最小的丽娟还是女孩 , 干脆懒得管她 。是大姐像母亲一样 , 喂她吃饭 , 教她走路 , 吃喝拉撒全都靠大姐一人负责 。
从丽娟懂事开始 , 就把大姐当成最亲的人 , 这次看到姐姐没人照料 , 她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丽娟不听大姐劝告 , 做好了长期照顾她的准备 。于是 , 她把城里的东西都搬了回来 。
大姐的儿子小强早已结婚 , 但对自己的母亲并不孝顺 。自从母亲病倒后 , 小强没回过几次家看望母亲 。由于他的父亲当年因工伤离世 , 所以母亲病后一直由村里的好心人轮流照料 。
因为丽娟没有房子住 , 所以她干脆搬到大姐家 , 这样也方便照顾姐姐 。从此 , 大姐生活的一切事宜都由丽娟负责 。“以前姐姐怎么照顾的我 , 现在我就怎么照顾她 。”丽娟这样想 , 也是这样做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