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读者》董卿:不畏得失,不惧重来

文/江婉余
《董卿:高级的美一定是独立与优雅》中说:人生,总要有不怕从头来过的勇气 。
得到得越多,我们就越承受不了失去;牵挂越重,我们就越容易失去勇气 。
然而对于董卿而言,她似乎从来都没有这样的负担 。随时随地,你都可能看到她抛弃过往的一切成就,勇敢地踏上新的征程,哪怕前路迷茫,哪怕她可能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 。
在做《朗读者》这个节目之前,董卿是全国女主持中的翘楚,是央视的当家花旦 。
在自己所专攻的这个领域,董卿已经做到了顶尖的位置,这让她处于一种很舒服的情况——主持人的工作不管怎么做,基本都可以信手拈来,怎样的意外都可以凭经验和能力处理 。
董卿|《朗读者》董卿:不畏得失,不惧重来
文章图片
但她似乎并没有满足于沉浸在过去的成就里 。《朗读者》给予她一个机会,于是董卿就立刻迈出了自己曾经熟悉的领域,去选择当一个制作人,哪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
为了这个节目,她不分白天黑的地工作,一天往往只能睡三个小时左右 。
当主持人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在这之余还要负责制作节目,这意味着整个流程都需要她参与 。有的时候,前一期节目的后期还需要董卿时刻盯着,后面节目的策划,就已经送到了她的桌案边,需要她敲定审核了 。
这让董卿常觉得很疲惫,哪怕她并没有将这件事说出来 。
在面对观众、面对采访者的时候,董卿永远都是站在舞台上那样神采奕奕的样子 。但有时,在私下的采访有人提了问题,她很难立刻回答,而是会先重复一下 。我想她就是在利用这个重复延长自己的思考时间,因为她太劳累了,已经不那么敏捷 。
董卿|《朗读者》董卿:不畏得失,不惧重来
文章图片
但在舞台上,她还是机变灵活、思维高度集中的她,这就是一个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
我觉得十分佩服 。一个站在舞台上几十年、功成名就的主持人,愿意做出这么大的努力来尝试新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勇气 。
董卿也说过,在节目播出之前她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做好了节目收视率和口碑进入低谷、乏人问津的准备 。要做这个准备可不容易,她也是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焦虑难安之中才下了决心,决定要将这件事一做到底,不问前路成功与否 。
这样的勇气,若是放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身上,其实并不会令人十分惊讶,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才一无所惧 。然而越是拥有的多了,越是会有顾忌,更何况如同董卿这般活在荧幕前,活在千万人谈论之中的名人,一次小小的失败,都有可能让她过往所有的成就尽失,尝试风险就变得更不可思议 。
董卿|《朗读者》董卿:不畏得失,不惧重来
文章图片
然而董卿就是这么一个大胆的女人,和表面上文雅温柔的样子截然相反,她的性格很倔强,只要有了认定的方向,就一往无前去走,从来不顾及后果,也不思考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
随心而行,不就是达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境界吗?一个人的人生境遇,其实从不因年龄和阅历而被局限,只要心是自由的,就有一切可能 。
任何人都应该有不怕重新来过的勇气,过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努力地证明,是汗水的勋章,而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