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穷小伙10元闯深圳,靠一根铜线从0做到3300亿,壕过刘强东( 二 )
王文银为人勤恳好学 , 很快就升职加薪 , 在不断摸索的同时 , 王文银心中对电线生产行业也有了想法 , 他想 , 自己为什么不能开个厂子做生产呢?来到深圳的第三年 , 王文银换了一家公司 , 还是做电线生产 , 他在这家公司负责市场运营和生产管理的工作 , 一年给公司创造了二十多亿的收入 , 这让王文银更加有信心 , 1995年 , 27岁的王文银终于决定自己当老板 , 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
文章图片
创业并不容易 , 王文银虽然在原公司是高管 , 可是出来创业的他根基尚浅 , 只能在大公司的夹缝里生存 , 有时候就连质量过硬的铜线都买不到 , 还得王文银这个老板亲自跑到生产厂家那里去谈 。 但是 , 虽然知道压力会很大 , 王文银还是顶着压力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 。 厂里最初只有王文银和妻子两个管理人员 , 夫妻俩白天和工人一起送货进货 , 晚上回来对着电话簿挨个给客户打电话谈合作 , 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 也幸亏那时候王文银精力十足 , 换成一般人 , 恐怕创业还没有成功 , 身体就先垮掉了 。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 , 工厂总算走上了正轨 , 随后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 , 半年之后 , 工厂的月销售额达到了每月一千万 。 王文银很感慨 , 谁能想到一根铜线如今也能给自己创造巨额财富呢?不过 , 比起后来 , 这点销售额似乎也不算什么 , 王文银商业帝国辉煌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此 。
文章图片
1997年 , 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 深圳很多工厂也被迫停产 , 王文银的工厂也面临危机 , 可是在大家纷纷选择关门止损的时候 , 王文银却反其道而行之 , 他不仅没有关门停产 , 反而破釜沉舟 , 拿出了自己两年的积蓄收购了大批厂房和设备 , 甚至还和银行贷了一大笔钱 。 这个举动让不少人觉得王文银疯了 , 这个时候扩大规模 , 商品要卖给谁?
三、商业帝国
王文银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 他认为金融危机只是一时的 , 这个时候 , 厂房和机器的价格都很便宜 , 是自己抄底的最佳时机 , 只要自己扛过金融危机 , 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 王文银这次赌对了 , 很快 , 深圳开始恢复生产 , 王文银靠着手里大量的厂房和设备建立了珠三角最大的电源生产工厂 , 把自己的竞争对手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
由于全面停产的影响 , 王文银这边开始生产后 , 商品供不应求 , 销售额成倍增长 , 王文银的名头彻底在深圳叫响了 。 1999年 , 王文银整合了自己名下的多个工厂 , 成立了坐拥十亿资产的正威集团 。
文章图片
进入新世纪之后 , 王文银有了新的想法 , 光是做生产还不够 , 想要做大做强 , 就要掌握第一手生产资料 , 王文银把目光瞄向了铜矿 , 铜矿是正威集团做生产离不开的资源 , 可是铜的市场价格波动极大 , 整个行业都受到铜矿生产的影响 , 所以 , 只有把铜矿抓在自己手里 , 才能够保证持续稳定的生产 。
基于这个目的 , 王文银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赌局 , 从2003开始 , 王文银不惜斥巨资在全世界各国收购铜矿以及钨矿等 , 其实当时很多人觉得此举没有必要 , 因为铜矿维护生产的成本极高 , 电线成产的利润都未必能填的上铜矿的窟窿 。 可是王文银还是赌赢了 , 2004年 , 铜的价格飞速上涨 , 原本一万一吨的铜 , 现在要八万一吨 , 八倍的价格导致无数依赖铜矿生产的厂家倒闭 , 只有王文银高枕无忧 , 同时他将手中的矿产资源进行抛售 , 大赚一笔 , 正威集团的市值也水涨船高 , 达到了百亿规模 , 王文银“中国铜王”的名号也就此传开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所有的经历 生活撂不倒的,就是那个不认输的你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年底了,人情往来时,别“穷大方”
-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
- 本文转自:北青网带对象回家过年是一件幸福事儿 女友要去前任家过年,杭州小伙很困扰
- 面试官:你能否用3根筷子,搭起一个比3大比4小的数?小伙:简单
- 放眼全世界都是富人比穷人更努力
- 马丁内斯|墨西哥小伙捐肾救女友母亲,一个月后女友却嫁给了别人
- 安徽21岁孕妇留下遗书溺亡:姑娘请记住,干得不好也很难嫁得好
- 起早贪黑9个月,小伙欠下的会员费全部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