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恋霍尊九年:女生更容易变成“恋爱脑”?( 二 )


本文图片
这届粉丝最操心的 , 可能不是爱豆业务能力遭到质疑 , 而是爱豆为了谈恋爱不思进取、自毁前程 。
毕竟 , 数据和控评都是粉丝可以再努努力的事情 , 有了漂亮、能打的数据 , 不怕资源迟迟跟不上 , 但如果偶像本人不惜塌房也要高调谈恋爱 , 粉丝也无力回天 。
而因为一颗“恋爱脑”让粉丝提心吊胆的 , 更多是女明星 。 前有在事业巅峰期急流勇退的钟丽缇 , 后有隐婚生子屡遭非议的吴倩、被于正发文暗指“恋爱脑”的张檬 。
不管当事人是否赞同 , 她们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粉丝眼中“恋爱脑”的特征——爱情至上 , 为了爱情甚至可以作出对事业不利的抉择 。
“恋爱脑”是怎么回事?
虽然“恋爱脑”是一个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新词 , 但为爱勇敢牺牲的故事自古有之 , 不是还有人高喊“生命诚可贵 , 爱情价更高”嘛!
那么 , 恋爱中的人 , 头脑到底是被注入了一股怎样的神奇魔法?
如果从科学的人体生物学角度来解释 , “恋爱脑”就是一套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流程 , 而爱情之所以让人神魂颠倒 , 其实就是一堆化学物质的变化导致的 。
人类在对抗自然环境的漫长过程中 , 进化出“大脑奖励系统” 。 当我们获得有利于生存、繁衍的物质或进行相关活动时 , 大脑就会分泌令我们感到愉悦的激素作为奖赏 。
科学研究表明 , 人类大脑的中心——丘脑掌管着多种“恋爱兴奋剂” , 包括多巴胺、苯乙胺、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后叶催产素等 。 [1]
当人陷入恋爱时 , 上述激素就会成为我们的“丘比特之箭” , 它们支配着我们品尝到的“爱情的滋味” 。
|陈露恋霍尊九年:女生更容易变成“恋爱脑”?
本文图片
恋爱中的人在想啥?图/《将恋爱进行到底》
恋爱时那种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体验 , 面对意中人时心跳加快、兴奋不已、出汗脸红的反应 , 其实是因为大脑给身体下了道指令 , 导致去甲肾上腺素狂飙上升 。 [1]
【|陈露恋霍尊九年:女生更容易变成“恋爱脑”?】内啡肽的增加又给热恋中的情侣增加如痴如醉的感觉 , 这种激素的精神作用类似于吗啡 , 具有减轻痛苦、抗抑郁的功效[1]——
或许谈恋爱太上头就类似于嗑药吧 。
后叶催产素被称为“忠贞激素” 。 科学家发现 , 如果给田鼠注入阻断后叶催产素分泌的化学物质 , 原本有固定伴侣的田鼠就会开始胡乱交配 。
相反地 , 如果给它们注入后叶催产素 , 它们就会对伴侣忠心耿耿 。
情侣之间难舍难分的亲密感、信任感 , 得益于后叶催产素的作用 。
当恋爱发生时 , 大脑进入秩序井然的工作状态 , 我们在心理、生理上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在激素水平波动下的条件反射 。
“恋爱中的人智商低”也是大脑在这套机制下的工作成果 , 是有迹可循的 。
热恋时大量分泌的苯乙胺具有很强的副作用 , 它能使人丧失客观思维 , 产生幻觉、妄想 。 [1]
伴侣的一个愚蠢举动 , 在情人眼中变成傻里傻气的“可爱” 。 对方的优点被无限放大 , 缺点被选择性忽略 , 正是苯乙胺在驱使这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 。
|陈露恋霍尊九年:女生更容易变成“恋爱脑”?
本文图片
喜欢一个人时觉得他什么都好 。 图/《将恋爱进行到底》
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 , 恋爱时源源不断分泌的多巴胺 , 会短暂地抑制我们的记忆检索 , 导致一些原本的常识判断变得模糊 。 [2]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