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非法医美事故频发 , 因非法行医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并不少 。据媒体公开报道 , 2021年3月27日15时许 , 王某华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小区民房内为李某肖实施面部自体脂肪注射术 , 术后李某肖出现嘴麻、脸色发白等不适症状 , 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 经查 , 王某华在广州培训并取得高级美容师资格 , 并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 , 手术场所也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不具备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资质 。 经鉴定 , 李某肖进行面部自体脂肪注射术后 , 引起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 , 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2021年9月 , 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 , 王某华因犯非法行医罪 , 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并处罚金5万元 。近年来 , 全国多地出现执法部门查处非法行医、非法医美机构或非法医疗美容行为的案例 。 据媒体报道 , 2021年4月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在联合公安部门的突击检查中发现 , 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情况下 , 自2020年1月起 , 李某在租住的民房内以“某某医美整形”名义 , 擅自为顾客开展激光脱毛、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医疗美容项目 , 同时组织培训并收取培训费 。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OPT激光祛斑仪、无中文标识玻尿酸、肉毒素等医疗器械、药品若干 。2022年6月24日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 , 辖区内丹灶镇某场所涉嫌存在非法行医现象 。 执法人员发现该场所内存放有大量药品、注射器 , 该场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行医人员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 。此外 ,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的《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显示 , 2015年—2019年该区人民法院受理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共计94件 , 涉及案由主要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健康权纠纷等 , 其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占比达82.28% 。对于非法医美机构、非法医美医生或非法医美产品 , 其打击和严惩均有法可依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下称“健康促进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 举办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 同时还要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医疗卫生人员;健康促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医疗卫生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 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 , 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 。 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 , 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非法医美风险高消费者需谨慎
2021年5月28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以高压态势纵深推进 , 强力整治医美乱象 。 但“人人喊打”的非法医美 , 似乎难以根除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曾对中国医美行业现状进行了摸底 , 曝光的一些医美领域乱象值得关注:2016年—2020年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行业力量计划5年培训5万人次的转科医师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口 。 在巨大需求和行业暴利的诱惑下 , 大量自称“医生、专家”的非法从业者 , 仅通过非法机构短期速成就开始“非法从医” 。此外 , 即便在合法医美机构当中 , 也存在非合规医师“飞刀”的现象 。 根据艾瑞估算 , 合法医美机构中非合规医师数量将近5000人 。 综合以上数据测算 , 医美行业中合法医生的行业占比仅有28% , 合法又合规的医生行业占比仅24% 。除了非法机构和非法从业人员 , 假针剂、假设备随处可见 。 艾瑞调研报告显示 , 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 。 也就是说 , 一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两支非法针剂(水货、假货)的流通 。对于非法行医的法律后果 , 许浩律师表示 , 其刑罚分为三个量刑幅度:一是“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并处或单处罚金”;二是“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三是“造成就诊人死亡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 未取得相关医疗资质前提下 , 隐瞒非法身份 , 且在非医疗机构向消费者进行非医师行医 , 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健康和精神侵害 ,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 要求非法行医者返还交纳的服务费 , 并支付3倍赔偿金;还可以主张赔偿精神损失抚慰金 。 医疗美容服务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 , 医疗美容服务提供者没有相应资质从事医疗美容服务 , 构成消费欺诈 , 消费者据此主张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退一赔三) ,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求美心切”的消费者 , 许浩提示 , 医美行业对于医师和护士具有严格的资质要求 , 消费者应重视医师资格 , 在接受医美服务前需查问其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并要求出示 。 一般而言 , 正规机构相对更有保障 , 建议消费者到具有正规资质的医美机构接受服务 , 而医生资质可以在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 。如果发生医疗纠纷 , 许浩建议 , 消费者应与医美机构签订书面合同 , 明确约定对方的权利义务及提供的医美服务 。 此外 ,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发票、收据、转账记录、诊断单、手术单、风险告知书来证明存在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 , 没有发票可以向税务局投诉 。 遇到医美机构的销售人员为了获客 , 夸大宣传 , 或提供服务时没有保障医美用户的知情权 , 侵害了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 医美用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 项目手册、宣传册、产品册均可作为证据材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医美 精华油和精华液哪个好 十大热门精华油合集大盘点
- 医美 海报试用 | 新升级的「虫草粉底」在“养肤”路上越走越光彩了?
- 护肤品 还去啥美容院 效果好过医美的护肤品套装推荐 美白补水淡斑抗衰老
- 医美 小学生的请假条走红,老师看完晕倒办公室,家长拿起拖鞋追着打
- 孟飞 孟飞与小20岁妻子秀恩爱!砸重金做医美保养,70岁皮肤好显年轻
- 护肤 孟飞与小20岁妻子秀恩爱!砸重金做医美保养,70岁皮肤好显年轻
- 医美 王宝强越来越洋气了,穿白衬衫留“飞机头”儒雅绅士,戴眼镜神似汪小菲
- 人体学生开始扎堆整容?医生不建议16岁以前进行医美抗衰
- 需求专业和安全、功效修复,美倍泉满足Z世代医美术后护肤需求
- 缺点涨点医美知识 | 10种常见的医美抗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