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健|36年前走失,团圆时的这一声“儿啊”让人泪目( 二 )


民警将夫妻二人血样送至镇江市公安局刑科所DNA室进行检验 , 并将DNA信息录入了全国打拐DNA系统 , 很快有了结果 。 通过海量数据比对 , 民警发现 ,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警方录入的名叫王小平的生物信息与吴以泉夫妇高度吻合 , 王小平极有可能就是吴以泉夫妇的儿子吴宝健 。
“王小平是流浪过程中被领养的 。 ”“目前听力、语言都存在障碍 , 只能通过手语或者微信进行沟通 。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应该是住在南京附近 , 还到南京去找过父母……”在润州警方与衡水县警方沟通联系过程中 , 民警获悉了更多有效信息 。
在收到衡山寄过来的血样后 , 经比对 , 确认王小平与吴以泉夫妇存在亲缘关系 。 “没想到好消息来得这么快!太感谢了!36年了 , 这是我们夫妻俩多年来唯一的牵挂!”失散多年的儿子终于有了音讯 , 得知这一消息后 , 夫妇俩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 , 在电话中再三向民警表示感谢 。
团聚时刻令人泪目
在与吴宝健取得联系后 , 民警考虑到他存在听力、语言障碍 , 准备将其接回镇江认亲 。 8月17日下午 , 历时7个多小时 , 几经辗转 , 民警见到了吴宝健 。
吴宝健的养父 , 今年71岁的王凯旋讲述当时领养的经过 。 1986年5月 , 吴宝健与父母走散后 , 跟随一个流浪汉到了河南郑州 。 在外做生意的王凯旋妹夫旷先生在郑州火车站碰见了正在乞讨的吴宝健 。 旷先生想到了自己的大舅子没有儿子 , 便想着带回去给他收养 。
在向当地乡政府、派出所报告后 , 王凯旋办理相关手续 , 给吴宝健改名“王小平” 。
据王小平回忆 , 他隐约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南京附近 。 长大后 , 王小平也曾经前往南京寻亲 , 但时间久远、线索较少 , 沟通交流还存在一定困难 , 导致寻亲之路并不顺利 。
2017年 , 王小平怀着希望到当地公安机关采集了血样 。 也正是这一决定 , 让他和亲人团圆的愿望得以实现 。
最温暖的路莫过于回家的路 , 在询问了双方意愿后 , 润州公安开始组织双方见面 。 8月18日晚上9点多 , 王小平到达镇江 。
吴宝健|36年前走失,团圆时的这一声“儿啊”让人泪目
本文图片

“儿啊!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 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8月19日上午 , 在润州公安分局会议室里 , 吴以泉夫妇紧紧抱着王小平 , 久久难分 。 双方情绪都十分激动 , 无法抑制住泪水 , 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
吴宝健|36年前走失,团圆时的这一声“儿啊”让人泪目
本文图片

吴以泉夫妇将写有“千里寻亲一朝圆梦 润州公安助民解困”的锦旗赠送润州公安分局 , 以表达对民警深深的感激之情 , “这些年 , 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宝健 , 现在短短十几天 , 你们就帮我们圆梦了!”
作为此次认亲仪式的组织者和见证者 , 润州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张冬妮通过媒体呼吁 , 希望寻找亲人的群众就近快速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 , 也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到“团圆”行动中来 , 帮助更多的离散家庭早日团聚 。
【吴宝健|36年前走失,团圆时的这一声“儿啊”让人泪目】(警方供图)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