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互动丨头条大赛(第11季)丨宋燕:见字如面


|上游?互动丨头条大赛(第11季)丨宋燕:见字如面
本文图片
|上游?互动丨头条大赛(第11季)丨宋燕:见字如面
本文图片
见字如面
宋燕
一个耳熟能详又悄然远行的词 , 偶然想起 , 竟如惊鸿一瞥 。 见字 , 如面 。 我们到底有多久不曾提笔写字 , 又有多久不曾赤诚相见?
小时候 , 父亲常常告诉我说:“字是敲门砖 , 字写得如何 , 决定了别人对你最初的印象 。 ”所以 , 那时候 , 父亲要求我临贴习字 , 每天两页 , 而且每到周六晚上 , 父亲还会亲自点评批阅 。 可是 , 小时候哪里懂什么敲门砖啊 , 上学放学只顾三五成群埋头疯耍 。 有次 , 直到周六中午才想起习字这档子事 。 要知道 , 父亲的教育理念一直是最为朴素的“黄荆棍子出好人 。 ”虽然我这一生黄荆棍子挨得不少 , 但终究没能出落成父亲心里的人中龙凤 。 如果习字不完成 , 那肯定楠竹笋子炒坐墩肉在劫难逃 。 可是一天习字两页 , 一周7天 , 整整14页 。 14页啊······记忆中 , 那天吃过午饭 , 我便开始坐在教室赶作业 , 身边人来人往 , 眼中万事皆空 , 心如定海神针 , 笔下万马奔腾 。 直到晚上拿给父亲看······原以为只要完成了作业 , 便可以瞒天过海 , 蒙混过关 。 可没想到 , 父亲只随手翻了两页便勃然大怒 , 一挥手 , 将习字本劈头盖脸朝我砸来 , 再顺手操起身边的一根细长竹棍排山倒海地向我挥来 。 我双手抱头呼天抢地 , 父亲手起鞭落 , 壮心如铁 , 边打还边咆哮:“我让你偷懒 , 让你赶作业 。 ”
事后 , 我问父亲:“你怎么知道我偷懒的呢?”父亲举手在我脑门上狠狠一敲说:“你看你那字 , 一个接一个 , 七零八落 , 四仰八叉 , 仿佛屁股后面还带着一溜烟儿 , 那不是集中赶出来的 , 难道还是用心写出来的?”最后父亲还语重心长地说:“写字 , 一定要用心 , 写得太快 , 便来不及用心了 。 ”我恍然大悟 。 从此知道 , 字如其人 , 一不留心便可以出卖灵魂 。
父亲的棍棒仿佛是我举头三尺的神明 , 虽然不能彻底击碎我一颗贪玩好耍的童心 , 但在习字这件事上 , 我却从此不敢怠慢 。 父亲说:“字决定了一个人对你最初的印象” 。 换句话说 , 字 , 就是我们的第二张脸 。 显然 , 我这第一张脸 , 早已万事蹉跎 , 无可救药 , 也只能仗着这第二张脸纵横天下 。
小学五年级 , 参加学校优秀作业比赛 ,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 , 校领导一边热情洋溢地为我颁奖 , 一边笑逐颜开地说:“见了你的作业 , 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用心学习 , 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 ”那一次 , 我的作业得了年级一等奖 。 课堂上 , 老师常常说:“你们看 , 燕的作业 , 一笔一划 , 字字清秀 , 像是含苞未放的花 。 ”而我的母亲 , 便常常把我用过的作业本收起来 , 母亲说:“这是你的童年 , 我替你收着 , 以后你长大了自己看 。 ”
成长像是指间的笔 , 爬坡上坎 , 转弯抹角却又总是一气呵成 。 转眼 , 我便初中毕业 , 再离家千里 , 独自外出求学 。 母亲说:“你每次去学校 , 还是给家里来封信吧 , 让我和你爸知道你平安 。 ”那是千里之外的异乡 , 每一次离家返校 , 都要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舟车劳顿 , 而母亲又常常念叨:“骑马坐轿三分忧” 。 只是青葱的少年 , 一旦离家 , 便像是断线的风筝 , 一个人心比天高 , 飘飘摇摇 , 一个劲儿的只想直冲云霄 。 所以 , 每次写信 , 几乎都成了不得不干的例行公事 。 不就报个平安嘛 , 我就真的大笔一挥“平安到达”四个字 , 然后慌忙火急塞进邮筒······记忆里 , 那四个字异常潦草 , 像是那些年 , 属于我的潦草的青春 。 可母亲每次都会说:“哎 , 这次做得好 , 哪怕来信只有寥寥的四个字 , 但只要知道你平安就好” 。 很多年以后 , 我才终于明白 , 那些潦草的笔迹 , 在母亲的眼里 , 或许恰似慈母对游子最初又最深的牵挂 , 它们如同雨后的荒草 , 在母亲的心底盘根错节 , 恣意疯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