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早读:遇事不责备,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二 )


这是一笔巨款 , 相当于他家好几年的收入 。
怀着“轻则被骂个狗血淋头 , 重则家法伺候”的心情 , 曾国藩回到家中 。
一向严厉的父亲知道后 , 心平气和地说:“买书是好事 , 钱你不用担心 , 我们曾家慢慢还 , 只是这书你既然买了 , 就一定要读完 。 ”
这寥寥数语 , 让曾国藩倍感震惊 , 从此立誓无一日不读书 。
【夫妻|早读:遇事不责备,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试想一下 , 如果当时曾麟书只是指责和怪罪 , 会是另一番怎样的情景?
心理学上有个叫“异化的沟通方式”的专有名词 , 指的便是不认真解决问题 , 只顾着责备对方的沟通方式 。
台湾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到这样常见的现象:
有对父母已经很久没看到女儿了 , 接到女儿的电话说她终于放假了 , 但她的计划却是跟朋友出国旅游 。
父亲一听便生气地说:
“你有没有听过‘父母在 , 不远游’ , 一放假就想着出去玩 , 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 , 我怎么会养出你这种不孝的女儿 。 ”
于是接下来 , 女儿气鼓鼓地回家住了几天 , 父亲觉得“要我把话说成这样 , 你才回来 。 ”
局面一下子就陷入了“两输”的状态 。
倘若一开始父亲有不轻易指责的意识 , 而是说:
“听到你要放假 , 很开心 , 爸爸妈妈也好久没见你了 , 你要不要安排一两天回来看看我们呢?”
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
为人父母要遇事不轻易指责 , 为人子女也是 。
由于成长年代的不同 , 子女跟父母很容易有代沟 。
“都跟你说了不要去捡那些没用的东西 , 你这人怎么这么顽固呢?”
“你是翅膀硬了 , 有能耐了 , 看不起父母了 。 ”
“剩菜倒掉 , 还要我说多少次 , 你等下吃了生病 , 大家还得照顾你 。 ”
“倒掉多浪费 , 不用你操心 , 我不用你们照顾 。 ”
“你的思想这么封建 ,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还来这套 。 ”
“是是是 , 我们老了 , 就没用了 。 ”
……
看到父母某些“老套”的做法 , 就忍不住吐槽和指责 , 这不仅会让父母感受不到尊重 , 还会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 让彼此有了隔阂 。
其实 , 有很多小事 , 在子女眼里也许不合时宜和有失体面 , 但对于父母来说却是乐此不疲的 。
遇事不指责 , 多点包容和理解 , 不计较 , 不争对错 , 就能小事化了 。
《礼记》中讲到“孝子之养” , 第一个便是“乐其心” , 使他们感到快乐 , 就是最大的孝顺 。
遇事不轻易指责 , 才能营造爱意满满的家庭氛围 。
这是家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 也是家庭温暖的源泉所在 。
夫妻|早读:遇事不责备,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本文图片
03
得理要饶人 , 理直气要和
老子说:“大道之行 , 不责于人” 。 老子强调 , 处于劣势时不责怪他人是容易做到的 , 占尽优势时不轻易指责、不咄咄逼人 , 才是深到骨子里的善良 。 对待外人尚且要有这份气度 , 更何况是亲密的家人呢?正如《傅雷家书》中教导子孙的:理直也不要气壮 , 得理也要饶人 。 有时候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 , 跟家人相处 , 重要的是和和气气 , 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羁绊和感情;跟朋友交往 , 重要的是萍水相逢的缘分和惺惺相惜的情义;与人共事 , 重要的是携手推进工作和共同成长 。 “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事 , 就是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指责 , 而不给别人宽容和机会 。 ”
遇事不轻易指责 , 是对每一段关系保有容错率的气度 , 是允许别人犯错 , 不求全责备 , 不苛责 , 毕竟谁能无过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