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与多疑者共事,多遭不测。与独断者同谋,己必受累


刘伯温:与多疑者共事,多遭不测。与独断者同谋,己必受累
文章图片
如果你有打过电子游戏 , 肯定会有这样的体验 , 当处于逆势时 , 如果你不相信队友 , 结果很容易输 。 如果你心存侥幸 , 结果必然是输 。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失败 , 不是偶然 , 而是必然 。
游戏如人生 , 一个人如果生性多疑 , 如果心存侥幸 , 那么结局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
对此 , 刘伯温在《郁离子》中说:多疑之人 , 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 , 不可与定国 。

先说多疑:多疑之人 , 不可与共事 。
一个人会多疑其实很正常 , 但是某些人为了多疑而多疑 , 就过犹不及了 。
前公司里有一位领导 , 业务能力很强 。 可是他有个“多疑”的毛病 。 此种心态用网络段子表达就是“总有人想害朕” 。
于是从销售到行政 , 从行政到后勤 , 没一个主管是他信任的 , 如果仅仅如此问题倒也不大 。 伤人心的是 , 他总是莫名其妙的怀疑有人要背后算计他 , 并且不断地捕风捉影完善自己的逻辑 。
被他打入“冷宫” , 选择离职的后勤主管无可奈何地说:我是真心想跟着他干 , 可是不管我怎么做 , 他就是不相信我 , 这人是典型“受迫害妄想症”患者 。
刘伯温因此斩钉截铁道:生性多疑的人 , 就不要跟他共事了 。 因为 , 不管你对他如何表露忠心 , 但是他永远不信任你 , 永远怀疑你 。
寒不寒心 , 难不难过?
相信有看官会说了 , 没关系 , 我就要“将心向明月” , 要无缘无悔的支持一个人 , 可以不可以呢?当然可以 。
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 比如注定会输 。
生性多疑的人永远活在拧巴的状态中 , 前怕狼后怕虎 , 惶惶如丧家之犬 , 惴惴如惊弓之鸟 , 整天疑神疑鬼 。 扎心的是 , 他怀疑的不是外人 , 就是你 。 一个人心里怀疑别人会对他不利 , 这也是正常的 , 也算是本能 。 但多疑的人会按照他们的方式 , 去不断地找证据 , 证明自己的怀疑 , 这样的话就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不利的做法 。
疑心重 , 久而久之心也累 , 这样的反反复复 , 越来越重的是内心敏感 , 或许他真的找到别人不利他的证据他才会安心 , 但随着事情的演变 , 他也会变本加厉 。
一个人多疑倒也罢了 , 如果让别有用心的人 , 故意背后打你小报告 。 人家正在怀疑你 , 结果又有了证据 。
那你的结局可能就要用一首歌来形容了:凉凉!
刘伯温:与多疑者共事,多遭不测。与独断者同谋,己必受累
文章图片

再讲侥幸:侥幸之人 , 不可与定国 。
有句俗话叫“不怕一万 , 就怕万一” , 告诫人们做事不要心存侥幸 。 刘伯温认为 , 不要跟那些喜欢心存侥幸的人商议事情 。
他们往往喜欢把人生和事业托付于天意和运气 。 有一个墨菲定律说得很清楚:往往害怕发生的事情 , 通常都有可能发生 ,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
你越是希望侥幸 , 结果就越容易招致失败 。
还是前公司的事例 , 有一位刚上任的市场经理提出个宣传策略 , 在老旧社区里张贴广告牌 。 按理说需要跟物业公司打招呼 。 可是市场经理认为那样效率太低 , 而且打点关系需要花钱 。
于是宣传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 结果却是 , 大家伙辛辛苦苦干了两个月 , 在一夜之间被物业全撕了 , 白忙活了一场 。
有时候 , 你不得不感慨 , 墨菲效应还真准 , 你越害怕的事情 , 就越会发生 。 其实这是个概率事件 。 当市场经理提出张贴社区广告的方案时 , 也有人提出应该打点物业 , 可是市场经理说 , 在别的地方干过 , 物业从没管过 , 从没出过问题 , 打点物业纯粹是多此一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