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情感|高仿出不了正品:《玉楼春》为什么成不了下一部《知否》?( 二 )
反观红楼梦 , 你很难去准确的定义人物的好坏 , 正面人物贾宝玉有天真善良的一面 , 也有荒诞没有责任心的一面 。 而林黛玉既有真挚的一面又有小性的一面 。
即便是反面人物如贾雨村 , 他既有趋炎附势的一面也有不忘旧情的一面 , 呆霸王薛蟠固然蛮横无理但对母亲一片孝心 , 对妹妹朋友更是友爱无私 。
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红楼梦》 , 这也是红学经久不衰的原因 。
《玉楼春》人物善恶黑白太过分明 , 脸谱化严重 。
而《知否》采用的剧本是关心则乱的网络古言小说 。 结构紧凑 , 人物性格鲜明 , 上下逻辑严密 。
其次是演员 , 正午阳光很少启用新演员 , 即便是一个配角也是经过时间和市场检验的 。 而于妈对此却很大胆 , 经常启用新人 。 这一方面培养成很多优秀的演员 , 另一方面这些演员演技并不成熟 , 很有可能拖垮整部剧 。
女主角白鹿和男主角王一哲容貌尚可 , 演技却太过生涩 , 再对比其他老戏骨更是被秒得渣都不剩 。
尤其是白鹿 , 说话的语调过于随意 , 完全没有古人说话咬文嚼字、抑扬顿挫的劲头 。 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 , 感觉就像革命女战士即将开赴战场 , 古代贵女讲究莲步轻移款款而行 , 白鹿没有这份优雅 。
女主的自信和胸有成竹表现得过于傲气和生硬 。 古人讲究外柔内刚、温润如玉 , 白鹿这种状态太过无理 。
里面的丫鬟婆子除了常嬷嬷那更是没眼看 , 要么就是过于木讷放不开 , 林少春的贴身丫鬟小翠整天说话唯唯诺诺 , 连句整话都说不利落 。 好歹也是主子的贴身侍女 , 她这样能服众吗?要么就是太过浮夸 , 荣寿家的快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 两只大眼珠子滴溜溜乱转 , 看得人心里毛毛的 。
最后是剧情 , 没有一条主线全都是各种辅线 , 太过凌乱不紧凑 。 因为孙家的子女多 , 所以得把林少春的大姑子二伯哥都演了个遍 。 女主角林少春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 那里事发那里有她 , 充分体现了她的英明神武 , 但是男主呢?整部剧阴盛阳衰太严重 。而《知否》主线明了 , 就是女主明兰的成长过程 , 所有的情节都以此展开 。
毋庸讳言 , 于妈是个聪明人 , 作为一个男人却深谙女性心理 , 紧跟当下女性的爱好 , 对症下药正好暗合当下的女性思潮和社会风尚 。
他不仅是一个导演制片人更是一个好的营销大师 , 对于如何吸引大众的眼光也称的是感想敢干 。 炒CP爆黑料 , 甚至和琼瑶阿姨撕逼都能成为营销的点 。 于妈的每一部剧都没有悄无声息的扑街过 , 从商业角度来讲 , 于妈是个成功的导演 。
只是太过聪明了难免流于油滑 , 也难免投机取巧太过 。
于妈的确出过一些很优秀的作品 , 比如《宫》、《延禧宫略》、《美人心计》等 , 但是离经典却有差距 , 迄今为止 , 他没有一部能流传后世的神剧 。
看似花团锦簇其实更像烈火烹油 , 不长久啊!所以于正是个好导演却成不了大师 。
悉心地打磨剧本 , 严格的挑选演员 , 耐心地推敲剧情……这些都是成就一部经典的必要条件 。 “不经一番寒彻骨 , 怎得梅花扑鼻香 。 ”不下一番水磨功夫很难出经典 。于妈现在既不缺钱也不缺名声 , 他现在就缺一部能被圈内人认可的经典 , 我们也都看到了他的野心与努力 , 只是怎么达成这一野望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 。
《正午阳光》的作品都很优秀 , 几乎部部经典 , 但优秀的背后是死磕剧情 , 死扣细节 。 这里面的苦和笨只怕精致的于妈很难看的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张靓颖|张靓颖:在父母离婚阴影中长大,失婚后情感状况怎么样?
- 情感勒索 如果男友有这6个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那你很可能遭遇了情感勒索
- -01-情感专家涂磊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过婚姻:尊重是婚姻的护身符 一个女人的自白:婆媳矛盾让我痛苦
- 情感就像是一张网 合不来的人,处处妥协,处处藏着不快乐
-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情感案例 婚后的婆婆太偏心了,我该怎么办?
-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小潘谈情说爱签约作者原创01随着人们对二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 原配离婚后,小娇妻的缺点暴露无遗,再婚错得有多离谱
- 亦心情感 过年被催亲,不知如何选择?一位过来人给你的N条建议……
- 树洞提问:因为家庭原因我一直很缺爱 情感树洞|越狭隘,越“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