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结婚是一场共谋,离婚也是( 二 )


但享受了姐弟恋的甜美 , 就要背负姐弟恋的辛苦 。 生儿育女对于这种模式的婚姻是极大的考验 , 双方都必须跨出舒适区 , 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调整相处模式 , 还要完成飞跃式的人格成长 。 魏巍和佟晨洁的困境 , 实际上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
2
激情之爱 , 抑或激情褪去后的深厚感情 , 是婚姻的基础 ,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 《再见爱人》名为「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 , 重点讨论的是情感关系、亲密关系 。
其实 , 两个成年人自愿走入亲密关系 , 一定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 当初一定有能够相互满足的部分 。 而这种相互满足也会促生关系的形态和双方的自我 。 关系需要不断建设不断迭代 , 因为生活中总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 , 一旦关系成长跟不上挑战 , 便面临着解体 。
正如王秋雨和朱雅琼 。 朱雅琼不断发出的情感需求被王秋雨不断否定 , 前者越挫越委屈 , 后者越躲越烦闷 。 肖像环节里 , 王秋雨描述的朱雅琼与本人相似度很低——他甚至记不住妻子的发型 。 然而那幅肖像上一双忧郁的眼睛却很得神韵 。
这也像个隐喻 , 他能够感知到她的悲哀 , 只是不懂应该如何去满足她 。 于是她愈加敏感 , 愈加焦虑 , 他有心无力 , 备受打击;二人都在自我重复中泥足深陷 , 他们的关系也就只能在恶性循环中兜圈 。 原本美好的昨日和两人之间明显存在的相互依恋就这样被不断地损耗 , 他们之间的互相伤害也是所有嘉宾中最深刻的 。
结婚|结婚是一场共谋,离婚也是
本文图片
图源《再见爱人》官微
但很难因此单独谴责王秋雨 。 如果说进入亲密关系、进入婚姻是一场共谋 , 损耗甚至离婚也是如此——都是双方「共谋」的结果 。 而《再见爱人》的意义在于 , 它提供了一个近似真空的场景 , 让嘉宾与观众可以一同观看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容易看到的、相对单纯的情感关系 。
节目中的六位嘉宾都是文艺工作者 , 虽算不上大红大紫 , 但也早跨过小康步入中产 , 经济对他们而言早已不是问题 。 这便使得他们的婚姻困境少了些许苦涩 , 有了专门谈情的余地 。 这情又不似其他婚恋类节目中的情那么虚无缥缈 , 它以真实的婚姻经历为依托 , 有着立体感 , 也提供了充分的探讨空间 。
「观察团」里的七位嘉宾中 , 李维嘉、胡彦斌、郭采洁未婚但有感情经历 , 他们的点评多围绕着亲密关系、性别差异和情感表达 , 孙怡虽然年轻但已婚已育 , 她的感同身受便更明显 , 自我投射也更强;黄执中和沈奕斐更多从沟通技巧和通俗社会学出发 , 给予理论指导;最年轻最单纯的千喆则是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默默记笔记 , 为日后做准备 。 他们的视角实际上就是节目观众的视角 。 不同经历的观众看这档节目 , 就如观察团的嘉宾一样 , 侧重和观感一定大不相同 。
有过婚姻经验的观众会明白 , 《再见爱人》能够探讨的只是婚姻探讨中的最大公约数:情感 。 除了淡化掉的经济问题 , 还有仅作为锚点出现的子女(生育、抚养和教育)问题 , 以及无法触及的性问题 , 这些都只能作为余数被略过 。 而这些情感之外的关键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一段婚姻的质量 。
心理学家阿德勒谈及亲密关系和婚姻时表示 , 它不仅是一个「决定」 , 更是决定之后需要付出行动的「作业」 。 要完成这份作业 , 光有激昂的爱不够 , 还需要愿意合作的态度和努力 。
爱和吸引仅仅是开端 。 如《再见爱人》中的三对夫妇 , 郭柯宇和章贺虽属先天不足 , 王秋雨朱雅琼、魏巍佟晨洁却都有过轰轰烈烈的开始 。 此后 , 要么是在关系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 , 要么是关系固化导致的自我发展停滞 , 要么是无法合作解决问题 , 才导致他们的婚姻出现严重危机 。 正如《消失的爱人》中说:「婚姻就是互相妥协、努力经营 , 然后更加努力地经营、沟通和妥协 , 随后再一轮经营 。 凡入此门者 , 请勿心存侥幸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