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和中秋重合|国庆终究没敢回去,面对父母的相亲安排,逃避是为了隐匿个人秘密( 二 )
文章图片
国庆假期再度成为梦魇 , 逃避的背后是保护内心秘密的无奈
在国庆假期一个月以前 , 父母就开始唠叨假期怎么怎么安排 ,
他都是含含糊糊应对过去 , 当假期还有一个礼拜即将来临的时候 , 父母再度问他何时回家 , 然而他表示可能会加班 , 在假期前两天的时候 , 再次强调公司业务繁忙 , 需要加班应对 , 不得已今年国庆回不去了 。
不仅是他没有回去 , 他的男友也同样没有回去 , 境况遭遇和借口也是类似 , 两个人前年利用手中的积蓄购买了一套公寓 , 在确定国庆均不回去后 , 两个人计划国庆前往周边附近旅游度假 。
文章图片
其实他玩得也并不是彻底的开心 , 心里一边觉得欺骗父母有愧疚感 , 一边又无法逃脱父母时刻逼婚相亲的魔咒 , 逃避成了他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选 , 他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和生活 , 但是身在农村思想传统的父母 , 他知道如果坦白实情 , 父母绝对无法接受 , 换来的肯定是对父母极大的精神刺激 。
聊天的全程能强烈透过网络感受到他的无奈 , 他希望能告诉父母 , 可又不敢 , 这种矛盾心理一直在折磨着他 , 在最后的时候 , 他还是表示希望能想想办法 , 委婉地告诉父母 , 起码找一个父母能接受的说法和时机 , 逃避真的太累了 。
文章图片
面对父母可能存在的反对 , 又该何去何从
虽然像小宇这样的人群在身边并不多见 , 但这不意味着就无法见到 , 因为毕竟这种属于个人隐私的事 , 尤其是当下公众还没有办法完全接受的前提下 , 隐藏个人的秘密成了他们的通行做法 。
2004年12月1日 ,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一份
《中国同性恋白皮书》
, 根据其中的数据推测男性方面的同性人口起码在
500~1000万左右 ,
而且距今已有十几年 , 人数早已远超过当初的保守估计 , 他们这部分人群的
人口占比约在2%~4%之间 ,
看似不多 , 但由于我国存在庞大的人口基础 , 背后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当令人咂舌的 。
文章图片
这些冷冰冰数字的背后其实也活跃着一个个的小宇 , 他们的人生境遇也遇到类似是迷茫 , 虽然这是一个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无奈现象 , 人为很难强制进行更改 , 不过在遇到类似困境的时候 , 如何面对父母 , 如何让自己活得没有负罪感这才是重中之重的要点问题 , 我们无法回避 , 毕竟无法逃避一辈子 。
个人以为既然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预料到无法逃避 , 那就做好坦白的思想准备 , 只是需要找好一个合适的时机 , 通过委婉巧妙的语言向父母试探性地、缓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虽然可能很多父母会出现崩溃性无法接受 , 但是也要考虑好做好父母后续的情绪安抚工作 。
文章图片
毕竟从父母的角度而言 , 他们催子女结婚的目的无外乎三点:
1、不希望因为自己子女长期不婚而让外界产生流言蜚语 , 这种空穴来风的舆论能压垮父母的心理承受极限;
2、满足自己年老含饴弄孙的愿望 , 很多中国老人都希望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 而含饴弄孙是实现的唯一现实途径;
3、希望子女能够以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 这样子女的晚年不至于出现无人问津的凄凉 , 这是出于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担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等一场雪落,赴一程流年的约定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HAHA公开让妻子消气的秘诀 分享结婚10年的经验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人要活在“当下”,不为昨天悔,不为明天忧,只为今天笑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我今年35岁 婚姻外的感情分手,要经历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