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二十不惑2》导演黎志:美好的友情也是一种现实( 三 )
“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第一部20岁的初入社会 , 到第二部25岁的娴熟职场人 , 同为“不惑” , 几个女主人公 , 此刻的“惑”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黎志坦言她们会面对更明确、现实、残酷的困境 , “而即便你有困惑 , 甚至遭遇生活的暴击 , 你可能来不及反应 , 就必须奔赴你下一秒的战场 , 我觉得这是第二部里 , 主人公们会更多去经历的 。 ”《二十不惑2》中 , 前一秒梁爽刚被提分手 , 下一秒就要立刻投入到下一场直播里 , “这个世界不会等你” 。 “大家在情节里能看到 , 我们试图直白表达出很多问题 , 但不会直白给一个标准答案 , 其实生活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 每个人的解题思路都是不同的 。 我们让角色自己去闯、去感受 , 用这个自我探索的部分跟观众发生共振 。 ”
文章图片
《二十不惑2》海报
黎志作为导演 , 近年来先后创作出《北京女子图鉴》《二十不惑》系列这样的女性故事 。 他提出 , “女性故事有很多幽微的细节的情绪表达可以做 , 但男性的情绪表达是更含蓄的 , 她们可能疏于某些情绪的表达 , 男性故事的书写可能要用另一种表现方式 。 ”但他也坦言 , 每次拿到一个项目时 , 首先看到的并不是它是不是女性题材 , 而是在看人物跟故事本身 。 “我好像并没有因为题材而主动选择一个项目 , 而是被人物和故事打动 , 然后才会自然进入更细节具象的创作里 。 所以如果倒推回去 , 这一路我选择这些女性题材的剧 , 可能都是因为故事里的女性人物 , 让我看到了强大的生命力 。 不管是《北京女子图鉴》 , 还是《二十不惑》 , 这些女性人物生命的轨迹全然不同 , 但我都能看到她们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 ”
关于女性题材的创作 , 这个问题似乎是黎志一直在思考的 , “可能有点儿矛盾 , 我一方面感受到了女性角色的强大生命力 , 另一方面 , 这种生命力会让我在创作的时候不太去考虑性别 , 比如因为她是女性 , 所以她会怎样怎样 。 ”
黎志的这句话 , 让采访人员看到了他对于女性题材的另一种思考 , 在影视剧创作中 , 挥洒女性人物旺盛的生命力 , 也许可以推动女性角色走出某种社会认知里的性别局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朱喆|《欢乐颂3》结局:朱喆和罗北笙,才是揭开余初晖“真面目”之人
- 冰雨火|《冰雨火》主角给力,配角给力,导演更给力
- 欢乐颂3|《欢乐颂3》:阿初妈妈这种封建奴性的家庭妇女,何悯鸿这种圣母都救不了
- 冰雨火|《冰雨火》即将结局,热爱方出精品,陈晓如是,王一博如是
- 《父母爱情》:老丁为何这么多年都没有升职?
- 人生大事|《人生大事》老三:爱情三步骤,少错一步,离幸福更近
- 《冰雨火》阿坤失去亲生骨肉才懂,“老丈人”万贺达为何不待见他
- 《欢乐颂3》:爱上不该爱的人怎么办?及时止损没啥大不了
- 人生这辈子就是个过程 人生感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 张翰|《欢乐颂3》剧终,男性群像剧行不行,看张翰他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