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的悲剧:这次原生家庭不再背锅!( 二 )


有些人的成长环境很优越,得到的关心却很少 。
有些人得到的爱很多,物质却很匮乏,有些人家庭有背景,却活得很压抑 。
所以说,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 。
但是,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问题,是用来超越,而不是用来归罪 。
这绝不是伤害父母的借口,在一个成年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
吴谢宇|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的悲剧:这次原生家庭不再背锅!
文章图片
02
爱恨交加,无处安放的情感
有时候孩子其实很矛盾,正如吴谢宇的行为和他的口述有着强烈的反差 。他一边说爱着妈妈,一边又杀了她 。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心理弑母”孩子才能走向独立,其实我们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一边依赖着他们的爱,一边又恨着他们的掌控 。
他们付出了很多,又什么都想决定着我的人生 。
我觉得他们爱我,又觉得他们别有所图,这大概就是让人最纠结的感情 。
在《小欢喜》中,上高三的英子想要报考南京大学,只为了离陶虹饰演的母亲远一点,逃离她的掌控 。
但是她知道说出去母亲也不会同意,母亲对她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不许她乱交朋友,不许她吃垃圾食品 。
每天兢兢业业为孩子服务,口口声声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
结果换来的是英子的抑郁和全面崩溃,英子爱她的母亲 。
为了讨母亲开心,委屈自己去看不喜欢的电影,结果两个人还是矛盾重重 。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又爱又恨,这种感情需要被表达出来,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关系,坦然去面对心中对父母的感觉 。
而没有道德羞耻,通过感情被表达出来,父母才会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吴谢宇|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的悲剧:这次原生家庭不再背锅!
文章图片
03
亲子关系要保持距离
每个成年人都曾当过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爱,但是又不想被父母寄托期待,充当工具人 。
作为人,我们都渴望自由活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安排操纵的一生 。
在面对父母之命的两难境地时,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
吴谢宇一直都活在服从母亲的高压命令之下,然后突然爆发 。
吴谢宇的高中同学回忆,他几乎每天都会跟母亲打很长时间的电话,“就聊每天学了什么” 。
他曾透露:自己不想游西湖,但是因为爸爸想去,所以他陪同爸爸一起去 。
他的“好孩子”人设,都是以割让自己的意愿为代价 。
他在乎所有人的看法,扮演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好像这个面具一直以来就该是完美的 。
我作为曾经叛逆的一份子,也是活在追求自由和妈宝之间痛苦纠结的人,在心里也萌生过恶念,实在觉得,亲子关系应该保持距离 。
而不是利用父母权威把期待投注给孩子,去占用他的生命空间 。
“一得他爹”从孩子小的时候,他便辞职一心养娃,事无巨细,拍视频,写育儿心得,结果在孩子19岁时如愿考上常青藤学院,但是孩子却抑郁选择自杀 。
曾经有一个30岁还在和父母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女生说:“要是能离开父母生活,自由自在该多好 。”
所以,我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真的都需要空间,让彼此的自由意志得以伸展,去绽放自己的生命 。
吴谢宇|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的悲剧:这次原生家庭不再背锅!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