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保安撕开的不仅是衣服,更是人性的遮羞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保安撕开的不仅是衣服,更是人性的遮羞布】网络便捷了我们与世界与他人的联系 , 拉近了彼此之间距离 , 网络成为一种大众力量的汇集地 , 人们在网络上的态度是一种舆论力量 , 这种力量不容小觑 。
2021年8月30日 , 一则视频引起无数网友的热议 , 对于经常在网上冲浪的网友来说 , “西安地铁保安强制拖拽女乘客”事件并不陌生 ,
事发地是陕西西安地铁3号线 , 一名女子与一位男乘客发生口角 , 保安到来后 , 将该名女子强制拖拽下地铁 , 其中女子欲回地铁拿遗落的身份证与物品 , 再次被强制拖拽出地铁 , 整个过程 , 视频中女子的衣服已经在被强制拖拽的过程中被撕得寥寥无几 , 衣不蔽体 。
看过原视频的人 , 大多气愤不已 , 公众场合遭受到如此侵犯 , 人格尊严也荡然无存 。
|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保安撕开的不仅是衣服,更是人性的遮羞布
本文图片
8月31日 , 西安地铁官方做出了回应 , 称女子辱骂乘客在先 , 保安拖拽实属无奈之举 , 然而网友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 视频中的诸多疑点与保安过分拖拽的行为显然并不能证明应该将所有错误都归结于女方 。
对西安地铁的官方回应更是引起了网友新一轮的讨论 , 譬如 , 保安是否有权强制执法?是否有证据证明女子确实犯了扰乱公众秩序罪?与女子发生口角的另外一名男乘客为什么没有被强制拖拽下车?争执过程中 , 为什么不报警解决而是强制拖拽 , 让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衣不蔽体?
一、保安撕开的是她的衣服 , 撕下的是人性的遮羞布
即便是为维护公众秩序 , 这种过激的方式真的可取?尤其是在女子二次返回地铁欲拿所属物品的过程中 , 保安再次进行强制拖拽 , 让女子以近乎“半裸”状态在众多乘客面前 。
|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保安撕开的不仅是衣服,更是人性的遮羞布
本文图片
1.群体效应与麻木人群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 群体给了人归属感以及庇护 , 一是为了克服自身的孤独 , 二是为了寻找庇护地 , 在原始时期 , 人类就开始以群居的方式生存 , 以人为单位组成家庭 , 以家庭为单位形成部落 。
群体的存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 不可置否 , 确实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存活率 , 然而群体也有着它难以避免的劣势之处 。
乌合之众四个字就是对群体消极作用的典型描述 , 与之同名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 Le Pen)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也是对群体下人的心理的探讨 , 大多是以负面效应为例 , 故名“乌合之众” 。
|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保安撕开的不仅是衣服,更是人性的遮羞布
本文图片
再回到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上 , 在保安强制拖拽的整个过程 , 令人心寒的是 , 没有一个人觉得保安的做法过激去上前制止 , 大部分人都坐在原地 , 像一群看戏的看客一般 , 无动于衷 。
即便是在衣服被扯得难以蔽体的时候 , 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挡一下 , 假使将女子代入成自己 , 我想大部分人对人群的态度都是绝望而心寒的 。
在“关系场效应理论(Relational field effect theory)”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别人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 每个人都无动于衷地坐着 , 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上前阻止 , 这就是个体对群体压力与群体效应的顺从 , 即便是有人觉得保安过激 , 但他也不敢表露出不悦 , 因为此时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麻木的 , 他的制止行为是对群体的挑战 , 或许会承担来自于群体的压力与口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