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有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多( 三 )


3、课文掌握☆背默古诗、熟记诗意、字义
①《乞巧》这首诗通过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情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晚是七月七,我们早早地等着看蓝天了,因为牛郎织女今晚要过鹊桥相会 。宵:夜晚 霄:天空 碧霄:无边无际的青天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 。家家户户对月穿针,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这两句也写出了乞巧节的夜晚人们的做法 。
几万条:不是真的几万条,是说用的线多 。
②《嫦娥》这首诗通过描写嫦娥夜夜孤寂、悲凉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凄凉、孤独的感受 。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一夜未眠,孤单寂寞的情景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本句中一个“沉”字写出了晨星将落未落的景象 。长河:银河,天河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因为她对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夜夜心:每天夜里都是这样的心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诗人 。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有什么 目不转睛的近义词是什么多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一、字词过关
1、词语听写:
管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巫婆、官绅、老百姓、眼睁睁、闹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开凿渠道、灌溉庄稼、收成
2、近义词:荒芜—荒凉 明白—清楚
3、反义词:人烟稀少—稠人广众 麻烦—方便
4、多音字: 伯(bó)父 大伯(bǎi)子
二、课文掌握☆背第14段句子、15段、16段
本文通过写西门豹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惩治那些为欺骗百姓钱财而年年给河伯娶妻、残害少女的巫婆和官绅的故事,赞颂西门豹是个为民着想、敢于破除迷信、除暴安良的好官 。
1、《西门豹》是一个历史故事 。选写他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接着写了他治理邺的两件事 。
答:第一件详写了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骗局,惩办了巫婆、亚绅 。第二件略写了兴修水利,开凿渠道 。
2、西门豹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划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
3、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
4、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 。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
5、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