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次北京保卫战,一次于谦领导,一次由徐达女儿燕王妃指挥( 二 )


明朝两次北京保卫战,一次于谦领导,一次由徐达女儿燕王妃指挥
文章图片
朱棣
朱棣一举兵 , 朝廷马上派兵讨伐 。 先是老将耿炳文带领了30万大军北伐 , 但打了败仗 , 灰溜溜的败退了 , 最后遭到撤职处分 。
后来朝廷方面更换了统帅 , 由李景隆率50万大军 , 再次北伐 。
趁朱棣亲自率精骑奔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期间 , 李景隆率兵围困了北京城 。
当时 , 当时朱棣的长子 , 朱高炽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 。
朱棣当年南征北战 , 为大明的建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 在朱元璋眼里 , 他的这个四皇子 , 是自己20几个儿子中 , 军事素养和战斗经验最出类拔萃的 。
但朱高炽就不一样了 , 他生长在和平时期 , 平时老师教导的都是“之乎者也” , “和为贵”的这些儒家思想 , 哪经历过这血与火的考验?所以 , 当听说李景隆围困北京城的消息后 , 他一筹莫展 , 彻底的麻爪了 。
看到自己儿子这么没用 , 王妃徐妙云不得已走到了前台 。
明朝两次北京保卫战,一次于谦领导,一次由徐达女儿燕王妃指挥
文章图片
李景隆
俗话说 , 巾帼不让须眉 , 在名将徐达女儿这里 , 这句话最适用了 。 你想啊 , 名将的女儿 , 至少身上有那个遗传基因不是?
针对李景隆的攻城特点 , 徐妙云有针对性的部署防御 。
靖难兵起 , 王袭大宁 , 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 。 时仁宗以世子居守 , 凡部分备御 , 多禀命于后 。 景隆攻城急 , 城中兵少 , 后激劝将校士民妻 , 皆授甲登陴拒守 , 城卒以全 。 (《明史》)
由于精锐兵力都让燕王带到漠北去了 , 城中兵力缺乏 , 徐妙云便激励将校、士兵、百姓的妻子 , 发给她们铠甲 , 让她们都登城拒守 。
此仗从九月打到十一月 , 在最危急的时候 , 面对李景隆的猛烈进攻 , 眼看就要破城了 , 徐妙云临阵观战后 , 决定用往城墙泼水的办法坚守 。
此时已进入冬季 , 夜晚的北京甚是寒冷 , 于是守城部队夜里汲水浇于城墙上 , 次日城墙结冰 , 这样 , 高高的砖墙立刻变成冰墙 , 进攻的部队往上一攻直打滑 。
明朝两次北京保卫战,一次于谦领导,一次由徐达女儿燕王妃指挥
文章图片
冰墙
两个月的坚守终于等来了燕王的凯旋 , 朱棣回师北平后 , 立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展开了会战 。
别看李景隆打孤儿寡母时显得威猛无比 , 在朱棣的面前就原形毕露了 。
朱棣率精骑为先锋 , 左右冲击 , 连破李景隆七座营寨 , 将军张玉列阵进击 , 大军直抵北平城下 。
远远的看到解围的大军冲杀而来 , 经验丰富的燕王妃立刻把握时机 , 命城中守军全力杀出 , 前后一夹击 , 李景隆大败 , 抛弃物资 , 连夜撤退 。
就这样 , 北京之困终于得解 。
又经过三年的苦战 , 燕王朱棣终于打到南京城 , 最后在南京称帝 , 称之为明成祖 。
而当年的王妃徐妙云也水涨船高 , 顺利上位当了皇后 , 史称仁孝文皇后 。
参考资料:
《明太宗实录》
《明史》清·张廷玉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