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原文 佛子行三十七颂( 三 )


当然,增长见识和智慧的方法,除了读书,还有很多 。如人所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不断扩大自己的见识 。虽然见自己就能见天地与众生,但我却觉得,普通人的路径最好先见众生,再扩大到见天地,最后去见自己;然后回过头来才可以真正见到,见到自己,见到天地,见到众生 。
某次,偶然读到《佛子行三十七颂》,其中说“贪爱亲眷如水荡,瞋憎怨敌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对于亲人和故乡的贪恋会让人离不开舒适区,难以突破环境锁定的认知 。深以为然 。尤其贫困地区的孩子,各种落后观念往往是最大障碍,而提升自己则最好要离开家乡,不断成长就是最大的懂事 。
04
真正的懂事
那时候,我总觉得懂事没有那么简单 。你以为辍学是懂事,却失去了未来;你以为不打架是懂事,总被人欺负;你以为要孝顺父母是懂事,总被重男轻女所伤;你以为尊老爱幼是懂事,总被变坏的老人欺骗 。
我经常问自己,什么是懂事,怎样才算是真正懂事呢?
我现在觉得,懂事是一种让自己和他人都有收益的智慧抉择 。智慧的不同,决定了懂事的高度,大懂事有大利益,小懂事有小利益,着眼的格局不同,结论也就完全不同 。因此,懂事需要智慧的抉择,否则都是封建迷信 。
但最高级别的懂事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最大化所有人的福利 。推论下去,也许成就最好的自己,才能最大化自他福利,才是最大的懂事 。如何才是最好的自己呢?我那时候还没有很高的觉悟,只是觉得不仅要有钱,还要有智慧,才能真正帮助身边的人 。
人生的任何选择如果以此为标尺,就再清晰不过了 。比如初中辍学、婚姻选择、相夫教子等等,如果自己没有变得更好,那就不是最好的懂事 。所以,人也许可以不必过于焦虑他人评价,最好能集中力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初中时候,我曾经认为回家种地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也曾经认为请人抽烟喝酒是最好的礼节,认为能说会道是生存的重要技能等等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围绕着外界对自己的评判,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并没有让自己持续成长,都算不得最大的懂事 。
05
小心懂事陷阱
成年后,社会把懂事的应用边界又扩大了,成为对明暗规则的认可 。比如,遵循潜规则叫懂事,逢迎上司叫懂事,见乱象而不语叫懂事,难得糊涂明哲保身叫懂事 。
在大家都那样的氛围里,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懂事的陷阱 。你习惯了某种规则,然后就被规则框死,甚至会怨恨别人不懂事 。经常听有人抱怨年轻人不懂事,他们不知道,自己才是落入旧规则陷阱中的猎物 。
我发现,社会规则其实并非在毒打不懂事的人,只是在毒打弱者和固执的人而已 。比如,早年我很少喝酒,也很少说话,村里便认为不太懂事,而城里人都不在乎 。现在村里人喝酒也少了,同时听说我在北京,便少有人用老传统约束我了 。规则在随时代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同时你如果很强,规则也会对你宽容友善,露出难得的微笑 。
现在,我依然对世俗的规则保有戒心,总是与之保持适度距离,守护好自我的独立和清明,防止自己完全陷入到世俗旋涡中去 。我甚至认为,在世俗上的任何用功,其实都是一种堕落,因为那往往意味着忘失初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