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七十岁之后我发现: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得家庭,是真的不行
本文图片
朋友在社区工作 , 给我分享了这样一个现象 。
他工作的社区是个老小区 , 住户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 过去国企的退休职工 。
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老人家里走访 。
【老人|七十岁之后我发现: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得家庭,是真的不行】朋友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
进到一个老年人家里 ,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
1 , 房间干净无异味 , 冰箱里大多数时候都是满满登登;
2 , 老人的衣服整洁 , 发型有人打理 。
3 , 按时吃药定期体检 , 心态平静祥和 , 好说话好相处 。
这样的情况 , 十有八九他是有女儿的 。
本文图片
而且女儿和女婿会经常来看望他 , 照顾他 。
大部分五零后、六零后的老人都不止一个子女 , 越符合上述情况的 , 女儿可能越多 。
反之再看另一种现象 , 如果你进入一个老人的家 , 你发现:
1 , 房间到处都积灰 , 走两步都能呛得人咳嗽;
2 , 屋里这个灯亮、那个灯不亮 , 家具掉漆 , 家用电器大多都是坏的 , 冰箱常常空无一物 。
3 , 老人衣服破破烂烂 , 发型无人打理如鸡窝一样乱糟糟 。
4 , 性情古怪 , 不好相处 , 说几句就跟你急眼……
本文图片
这种情况 , 多半是这位老人只有儿子 , 或者女儿在外地工作 , 不在身边 。
但凡是身边有一个女儿 , 老人都不至于把上面几条现象都占全了 。
由于这种类似的情况看得太多了 , 都摸出规律了 。
这位在社区工作的朋友就感叹:
“我这辈子一定要努力生个女儿 , 如果第一个小孩是儿子 , 那我就继续生 , 直到生出来为止 。 ”
本文图片
为什么感觉这句话 , 莫名地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了半天 , 终于想起来了 , 这不就是很多家庭伦理剧里 , 婆婆常见的台词吗 。
只不过 , 在电视剧里台词往往是性别反转:
“儿媳妇一定要生个儿子 , 如果头一个是女儿 , 那就继续生 , 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 ”
本文图片
诚然这种“一定要生儿子”的观念 , 在几十年前可能有其道理 。
一个家庭/家族里 , 儿子代表着青壮劳动力 , 代表着可以预期的财富 , 代表着子嗣兴旺 , 代表着战斗力 , 代表这个家庭不会轻易被别的家庭践踏欺侮 。
然而到了现代 , 这个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快要荡然无存 。
现在大部分的现实是 , 有女儿的老人 , 到了晚年会得到更多、更细致、更贴心的照顾 。
而只有儿子 , 并且跟儿子关系不好老人 , 则会显得格外地晚景凄凉 , 没人管也没人问 。
本文图片
为什么现在 , 反倒是有女儿的父母会更占优势呢?
这跟我们整个社会的“居家养老”的传统链条的崩坏有关 。
从前的社会 , “养儿、防老”这个模式是有保障的 。
为什么大家拼命要生儿子 , 正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 , 有儿子 , 自己晚年生活不会差到哪里去 。
因为以前的婚姻本质是“用彩I礼买断一个女人的生育力和劳动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晋州普法如果人在7到15天之内连续不睡觉 河南一女子40年没睡过觉,专家监控48小时之后,终于揭开真相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
- 很多人都这样觉得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
- 7旬老人手绘人民币母版,我国9成假币出自他手!2014年被判刑入狱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
- |发展心理学: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70岁就去世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 老人|一位七旬老人的晚年:退休金8000,在儿子家被当成香饽饽
- 王冰冰|“塌房”之后的王冰冰,也太美了吧?!
-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 老年之后,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