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一通电话揭开康辉真面目: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最值钱?

文化伴读
撒贝宁一通电话揭开康辉真面目: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最值钱?
文章图片
聪明人都在下笨功夫 , 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径 。
01
前两天 , 看到一个视频 。
撒贝宁和尼格买提在去录制节目的路上 , 车子经过一个路牌 , 上面写的是“厍(she)东关乡” 。
两个主持人被一个“厍”字给难倒了 , 谁也不认识 。
撒贝宁就提议打电话请教康辉 , 还戏谑说 , 别让大家都觉得康辉是“神” , 我们要把他还原成一个人 。
结果还真没难倒康辉 , 康辉在听到以后 , 脱口而出就念出了“厍”字的读音 。
要知道 , 康辉在央视有一个别称——“行走的活字典” 。
言下之意就是 , 没有康辉不认识的字 。
康辉的业务能力有多抗打 , 其实大家很早之前就见识过 。
印象最深的是 , 康辉之前因为一段22分钟的超长口播 , 圈粉无数 。
当晚 , 康辉主持《新闻联播》时 , 需要临时插播一条重要新闻 。
拿到稿件时 , 离开播只有8分钟 , 通读一遍都来不及 。
康辉却临危不乱 , 哪怕中途耳机一度滑落 , 他都始终吐字清晰 , 字正腔圆地念完了一万八千多字长达22分38秒的新闻稿 。
超强的业务能力 , 让他斩获了“播神”的称号 。
李梓萌曾经爆料过 , 只要跟康辉搭档 , 急稿、大稿、难稿都是康辉负责 。
谈起康辉的能力 , 李修平用八个字形容:“没法复制 , 不能超越 。 ”
撒贝宁一通电话揭开康辉真面目: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最值钱?
文章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 , 康辉绝对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天花板 。
在央视内部 , 提起康辉 , 没有一个人不对他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 。
撒贝宁一通电话揭开康辉真面目: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最值钱?】凭借超强专业能力 , 康辉在央视新闻中心担任播音部主任 , 朱广权、李梓萌、张蕾等等 , 我们熟知的央视主播 , 都由他管理 。
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说到底 , 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 就是专业能力 。
你的专业能力有多强 , 你就有多特殊 。
02
这个世界上 , 多的是好高骛远的人 , 少的是脚踏实地的人 。
命运最后眷顾的 , 一定是那个脚踏实地 , 愿意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 。
我有两位大学同学 , 毕业以后 , 都进了报社做编辑 。
其中一位同学 , 比较踏实 , 进入报社以后勤学苦练 , 读大量的书 , 积极请教报社的老师 , 如何定选题、取标题、跑采访等等 。
即便文章被毙稿 , 没有被采用 , 他也不气馁 , 回去总结反思 , 继续写稿 。
很快他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 在行业内也是小有名气 。
后来 , 纸媒衰落 , 新媒体兴起 , 他抓住风口 , 跟报社的几个同事做新媒体 , 凭借在传统媒体沉淀的能力 , 他在新媒体行业也风生水起 。
如今 , 他已经做到行业头部大号 , 开公司当了老板 , 有了自己的团队 , 事业蒸蒸日上 。
而另一位同学 , 进入报社以后 , 不思进取 , 整天就知道混日子 。
文章被领导毙掉以后 , 就抱怨说是领导在针对他 , 对他有看法 。
当大家都纷纷转做新媒体时 , 他因为能力太差 , 没有勇气和底气跳槽 , 只能继续留在报社混日子 。
后来 , 他所在的那家报纸停刊 , 他连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 。
同专业 , 同一起步线上的两个人 , 最后命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轨道 。
不得不说 , 专业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短期内看不出来 , 但把时间拉长 , 就会看得清清楚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