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真正厉害的人,多半是“不急”的人

【柳生|真正厉害的人,多半是“不急”的人】01
子曰:“无欲速 , 无见小利 。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 则大事不成 。 ”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 , 你越要追求速度 , 你就越会摔倒 , 甚至把拥有的一切 , 都弄丢了 。
快速 , 可以带来不同的体验 , 但是能够长久的 , 是“慢慢来”——积跬步 , 至千里 。
真正厉害的人 , 多半是“不急”的人 。
柳生|真正厉害的人,多半是“不急”的人
本文图片
02
蓄能 , 不急 。
日本剑客柳生又寿郎 , 拜师学艺的时候 , 说:“师傅 , 我不惜任何苦功夫 ,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精通此艺 。 ”
师傅说:“这样的话 , 你得跟我七十年才行 。 像你这样急功近利的人 , 多半是不会成功的 。 ”
后来 , 柳生又寿郎帮师傅劈柴、洗碗、做饭、扫地三年 , 师傅从来都没有教他什么 。
有一天 , 柳生又寿郎在干活 , 师傅突然跑到他身后 , 用木剑刺他 。 之后 , 类似的事情 , 越来越多 , 让他夜不能寐 , 时时刻刻都要提防师傅的木剑 。
因此 , 柳生又寿郎学会了防御的能力 , 悟出了剑道 。
常言道 , 术业有专攻 , 悟道有先后 。
并不是所有的人 , 都能顿悟 。 大部分的人 , 都是在饱经沧桑之后 , 才进步一点点 , 才像那么回事 。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读书的时候 , 把一本书反反复复诵读 , 都记不住;躲在屋顶的小偷 , 听了好多遍 , 都能背诵了 , 他还是一知半解之中 。
小偷很有悟性 , 但是没有韧性;曾国藩没有悟性 , 但是有韧性 。
勤能补拙 , 这是“硬本领” 。
一个人即便有“顿悟”的能力 , 如果不能长时间蓄能 , 那么也终将是愚钝的 。
一个人 , 发起一次冲锋 , 顶多是跑一千米;如果一次次冲锋 , 一定能跑到一万米之外去 。
为什么我们要“寒窗苦读十余载”?为什么我们要“终身读书”?
唯有读书 , 才能医愚 。 唯有实践 , 才能检验书本知识 , 推陈出新 。
读书 , 实践 , 再读书 , 再实践......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 甚至是几代人的事情 。
柳生|真正厉害的人,多半是“不急”的人
本文图片
03
遇见对的人 , 不急 。
你有没有想过 , 为什么有的人 , 二十多岁就结婚了 , 有的人四五十岁才结婚?还有的人 , 结婚之后 , 又离婚 , 然后才遇到对的人 。
席慕容说:“如何让你遇见我 , 在我最锦绣的时刻 , 为这 ,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
前世五百年的修行 , 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能够结为夫妻的人 , 已经修行了千年 。
百年的苦 , 你都承受了 , 为什么却要急着遇见他呢?等一等 , 缘分就突然出现了 。
《幽明录》里记录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武昌 , 北山 , 有望夫石 , 状若人立 。 古传云:昔有贞妇 , 其夫从役 , 远赴国难 , 携弱子饯送 。 北山, 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 ”
女人等待服役的丈夫归来 , 一等就是一辈子 , 可歌可泣 。
现实生活中 , 等待爱人归来的 , 真的不少 。
当然 , 等待的过程中 , 别傻等 。 你要持续变好 , 让自己发光 。 你的光芒 , 会让你更有凝聚力 , 也能让爱情长久 。
别急 , 最好的人 , 总是在最后出现 , 也能陪你到最后 。
柳生|真正厉害的人,多半是“不急”的人
本文图片
04
功成名就 , 不急 。
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沃尔特.司各特 , 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 , 读书的成绩 , 也是一塌糊涂 , 曾经拿过倒数第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