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 曾经有个小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什么事情都依靠妈妈 。 但是他妈妈有天要出远门 , 但是留他一个人在家又不放心 , 所有做了一个大饼 , 并用绳子把饼穿好,挂在他的脖子上 。 等过几天妈妈回来的时候 , 发现孩子已经饿死了 , 原来他只吃了前面的饼 , 而懒得转动大饼 , 就这样活活饿死 。 当时觉得这故事无比荒诞 , 世界上怎会有这么懒的人呢?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
文章图片
可是一则新闻 , 让我对这则寓言有了一个新的理解:一个23岁的小伙子 , 四肢健全 , 没有任何问题的一个活人 , 竟然给活活饿死了 。 这个小伙子叫杨锁 , 有村民说:杨锁不是饿死的 , 是懒死的 。 杨锁从小聪明伶俐 , 父母对他非常宠爱 。 杨锁小时跟随父母出门 , 父母不是抱着就是背着 , 杨锁8岁了 , 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 , 舍不得让他走路 。 父母怕孩子累着 , 从小到大未让杨锁做过任何家务 。 父亲因为肝病去世后 , 母亲仍然对他宠爱有加 , 依然舍不得让他干活 。 因为吃不了学校的苦 , 杨锁初中未读完就退学在家 , 退学后的杨锁整天无所事事 , 在家吃了睡睡了吃 , 身体有病的母亲不但承担家里全部农活和家务 , 回来还要服侍儿子 。 杨锁并不体恤母亲的不易 , 不仅不帮母亲干活 , 有时还会打骂母亲 。 杨锁18岁那年 , 积劳成疾的母亲去世 。 母亲的去世之后 , 正值青春年华的杨锁却不肯出去赚钱 , 嫌上班太苦太累 , 宁愿乞讨为生 , 就连乞讨都是懒的 , 吃了一顿饱饭之后就睡觉 , 有时候能睡一两天 , 饿了再去乞讨 。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
文章图片
有时候村民送来的肉 , 他宁愿让肉腐臭 , 也不肯动手做饭;知情人都说 , 杨锁的懒是父母娇惯所致 。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 , 胜过当第一 。 ”唯有独立教育 , 能够预防巨婴病 。 在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里 , 有一个情节 。 汤婆婆的孩子是个巨大壮硕的“婴儿” , 一直被养在华丽的房间里 , 过着应有尽有的生活 。 汤婆婆告诉他 , 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细菌 , 所以一定不能出去 。 巨婴养成了顽劣的脾性 , 一有不顺心就又哭又闹 。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
文章图片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 , 巨婴被千寻带了出去 , 他才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 他哭泣、抱怨、挣扎、反抗 。 长久的煎熬 , 他最终接受现实 , 开始与他人友好相处 。 这就是独立教育的意义:让孩子知道 , 他不是世界的中心;想要更好的生活 , 他必须靠自己 。 要怎么做?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 让他自己去做 。 当他遇到困难时 , 尝试让他自己解决;当他解决困难时 , 给予积极反馈;当他遇到挫折时 , 鼓励他不要放弃 。 多些商量 , 少些命令 ,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 别去当全能的爸妈 , 别让无条件的付出 , 剥夺孩子的成长 。 成长是家长的事 , 更是孩子的事 。 你要做的 , 是陪伴 , 教育 , 和放手 。 别等孩子长成了巨婴 , 才后悔莫及 。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来源:小月生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