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王阳明:不懂这个道理,你将无法避免悲惨的人生

这是静之兄第1677篇原创 , 累计原创330万字
王阳明|王阳明:不懂这个道理,你将无法避免悲惨的人生
本文图片
晚饭不想做了 , 于是跑出去吃个面条 。
受台风影响 , 深圳下了几天的雨 , 人们都被堵在家中 , 不得外出 。 今天傍晚 , 老天终于羞答答的放晴 , 于是 , 街道上挤满了出来“放风”的人 。 就连熟悉的小面馆 , 也全是人——人终是社会性动物 。
小面馆一剖为二 , 一半店面供堂食 , 另一半店面售卖卤菜 。 年轻的老板娘一肩挑起堂食的点餐、煮面、收款等工作 , 她的公公和婆婆则负责卖卤菜 。
到我点餐的时候 , 面馆刚走完一批客人 , 因此很快便吃上了 。 仅仅一分钟后 , 面馆就严重“超载” 。 客人不断涌进 , 年轻的老板娘手忙脚乱 , 有点吃不消了 。
人一急 , 气就冲 , 只见老板娘跑到卤菜店 , 对着婆婆大骂了一通 。 她说的家乡话我听不大懂 , 但大概能猜到其中的意思 , 无非是“见我这么忙 , 也不过来帮我收拾一下”、“老废物”、“越来越懒”之类 。 婆婆则不停解释:我不也没停着?
小老板娘见婆婆死不认错 , 更怒了 , 操起桌上的雨伞往地上一扔 , 冲到婆婆面前 , 怒目而对 , 一副要把婆婆吃掉的样子 。 哎呀 , 可别打起来呀 。 我很想站起来劝小老板娘:家和万事兴 , 你这么一闹 , 客人还怎敢在你家吃饭啊 。
可又一想 , 婆媳之间的是非 , 清官都难断 , 旁人掺和 , 只会把事情搞大 , 还不如由她们去闹 , 大家发一通火 , 气消了 , 也就没事了 。 这就像疖子 , 只有让它烂透了、流脓了 , 把毒排尽 , 才可能好 。 唉 , 各人因果个人受吧 。 于是 , 我便坦然干我应该干的事:吃面 。
这场吵架 , 终是小老板娘赢了 。 被她一个电话吼来的老公 , 既不敢说她 , 也不敢劝自己的老妈 , 只是默默的收碗碟、擦桌子、端面条 。 而被她气势“拿下”的婆婆 , 则跑到隔壁的巷子 , 偷偷的流泪 。
见到这一幕 , 我很心酸 。 但同情和怜悯解决不了问题 。 更重要的是帮助这对婆媳解决问题:她们的矛盾 , 怎么断?怎么解?
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无法断 , 不能解 。 为何?因为婆媳二人 , 没有一个人没有委屈 。
站在婆婆这边 , 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 , 本想老有所养 , 却被儿媳妇羞辱 , 冤!站在小老板娘这边 , 上有老下有小 , 眼前还有无尽的碗要洗 , 自己忙得团团转 , 婆婆居然闲庭信步 , 似乎与她无关 , 气!大家都对 , 都没错 , 怎么断?
然而 , 王阳明却有办法:反求诸己 。
有一次 , 一对父子跑来找王阳明告状 , 彼此都说对方不是 。 王阳明耐心的听他们吐完槽 , 并没有替他们断对错 , 只是幽幽的说了句:“舜是天底下最不孝的儿子 , 瞽瞍是天底下最慈爱的父亲 。 ”
学生们都听懵了:老师是不是讲反了?明明舜是大孝子和大圣人 , 而他的父亲瞽瞍 , 三番五次串谋后妻和小儿子暗杀舜 , 幸亏舜很聪明 , 加之运气好 , 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 成为圣人 。
更让人惊奇的是 , 前来告状的父子二人听完王阳明的这句话后 , 竟然愣住了 , 继而恍然大悟 , 相拥痛哭 。 大哭一场后 , 二人朝王阳明深深一拜 , 相互携扶归家做慈父孝子去了 。
学生们不明就里 , 请王阳明示下 。 王阳明解释道:舜在孩提时期 , 父亲瞽瞍宝贝他还来不及 , 何曾想要加害他?奈何长大后父亲却非常憎恨他 , 几次加害?这是因为舜对父亲要求向好的心太急切了 , 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 这才导致父亲走上了一条歪路 。 因为自己的执着 , 把父亲逼到绝路 , 自然是不孝的 。 后来 , 舜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 改变了做法 , 不再跟父亲讲道理 , 而是只管做好自己 , 结果自己成了圣人 , 父亲也在舜的潜移默化下成了贤者 。 反观瞽瞍 , 因为缺乏舜的反思精神 , 自认为自己是大慈父 , 而儿子有愧于他 , 所以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幸亏他碰到的是一个善于反求诸己的圣人儿子 , 这才得以善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