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间解忧杂货铺 你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层次( 二 )


哲学家叔本华说:
“要懂得适当藏拙 , 因为你表现得太优秀 , 就等于间接指出他人的愚蠢和无能 。 ”
一次不经意的高调 , 反而会引来他人的嫉恨 。
朋友圈 , 藏着一个人的三观和运气 。
谦卑和煦 , 则人人都会真心点赞 。
刻意炫耀 , 则会招来厌恶和反感 。
真正有能力的人 , 朋友圈往往是低调而沉默的 。
不打扰:分寸感 , 是最基本的礼仪
作家三毛说:
“关系再亲密 , 分寸不可差失 。 自以为熟 , 结果反易生隔离 。 ”
在我们公司里 , 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晚上十点以后 , 别再给客户和领导发微信消息 。
如果一定要发 , 请提前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 。
我的领导张姐 , 有这样一个习惯:
她会在十点之前 , 把所有工作处理完毕 , 然后马上就关机了 。
要么就睡觉 , 要么就看看电影放松 , 绝不回复任何消息和电话 。
有些人会说:“张姐 , 你这样也太任性了吧 , 万一人家有急事找你呢?”
张姐回答:“十点之后 , 就是我的私人时间 , 谁也别想打扰 。 ”
其实 , 没有谁愿意在大半夜收到消息 , 然后还要匆忙去处理 。
这样既耽误了人家的休息 , 也过度消耗了彼此之间的人情 。
有时候 , 我们发了一条消息 , 对方没有回复 , 于是我们就急得跳脚 。
其实 , 没有回复也是一种态度 , 要么不想回答 , 要么就代表了拒绝 。
作家木心说:“答非所问 , 其实已经是答了 。 ”
何必打破沙锅问到底呢 。
捅破那层窗户纸 , 真相反而更伤人 。
不打扰 , 是一种心知肚明的成熟 。
不打扰 , 是成年人之间的默契 。
“好的关系 , 偶尔沉默都很舒服 。 错的关系 , 费尽心思都不对 。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都是水中浮萍 , 随风而动 。
要么默默地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 , 要么越来越亲密无间 。
真正的朋友圈礼仪 , 应该是这样:
不强求 , 各自安好;
不炫耀 , 藏拙谦卑;
不打扰 , 守住分寸;
君子之交 , 淡如水 。
朋友之间 , 清如茶 。
低调前行 , 收获简单而真诚的关系 , 舒服而美好的朋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