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 有多少中国孩子的哭声,一直被假装听不到?( 二 )


但面对孩子痴迷养狗的行为 , 还是无法理解 ,
“不就是两只狗吗?
过两天就忘了?”
儿子坚定地回应: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 ”
这句话就像“狠话” , 用了“一辈子” , 但往往被当作“笑话” ,
不可信 。
我听过一句挺刺痛的话:
大人和孩子的悲欢 , 常常并不相通 。
你应该也看过最近被热议的一位撕儿子漫画书的妈妈 。
她用几百字详细记述了过程 , 就像一次普通的亲子日常分享 。
但这些日子在网络疯传 , 人们的留言里 , 有悲伤、有愤怒、有难过 。
有几个细节我很难忘记:
她明明知道孩子被情节吸引 , 但她不允许 。
她开始是藏书 , 没藏住 , 接着是撕 。
撕的理由 , 她自己说是 ,
“借题发挥吧 。 ”
孩子考试考了 A, 但有两个错误 。 她生气 , 恼怒 , 一把抓住那本漫画《阿衰》 , 开始撕 。
“孩子追着不让我撕 , 我就撕的粉碎有一部分扔到垃圾桶 ,
有一部分直接扔到马桶里冲走了 。 ”
然后就是孩子的哭声 。
一直哭 , 哭到晚上写作业 。
她说 , 听到哭声后悔了 。 她允诺孩子 , 重新买两本《阿衰》 。
但她违约了 。
最后的结局是 ,
“孩子再也没提过 。 ”
一切都在沉默中结束了 。 可很多人还是被这份沉默刺痛:
这无异于对孩子的一场小型暴力 。
我搜了搜这个妈妈和孩子的其他互动 。 分享里基本都是孩子 , 她关注着孩子喜欢的校车 , 记录孩子写的作文 , 很用心 。
她说 , “永远理解(孩子)” 。
她也说 , “不要根据大人的想法去随便批判 。 ”
孩子感受到理解了吗?
我看到她分享的一篇作文 , 也许她还是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常吧 。
来自她的儿子 , 是一封绝交信:
“妈妈 , 你听我说 。
我现在 , 已经想好了我和你绝交 。
我一直都想报复你 。 ”
“你是一个好的 , 也是个坏的 。 ”
孩子的眼睛能识别悲伤 ,
孩子的眼睛也能识别谎言 。
所以今天我必须说 , 无论大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
孩子承受的痛苦 , 都被严重低估了 。
这是我见过最残忍的一场哭泣 , 来自日本一档综艺节目《news every》里 。
36 个孩子被安排养 2 只小猪幼崽 。
一开始大家都嫌弃 , 猪好臭 , 又丑 。
但时间培育出亲密和信任 , 他们爱上了小猪 , 当作亲密的伙伴 , 给它们洗澡、喂饭 , 最爱的 , 就是去笼子里给它们梳毛 。
他们还给小猪起了好听的名字:
“彩奈”和“户松” 。
但谁也没预料到——
这是一场成人的预谋 。
5 个月后 , “彩奈”和“户松”将被送往屠宰场 , 在孩子们的目送下 。
我至今还没明白这项安排的意义 。
有人说 , 是为了教会孩子珍惜食物 。 “彩奈”和“户松”最后作为猪排 , 又回到了孩子的餐桌 。 有人说 , 是为了让孩子提早认识世界的残酷 。
但我想没有一项目的 , 能够忽略掉孩子们经历的噩梦般的悲伤 。
他们捂着眼睛哭 , 不敢看 。
他们抱在一起哭 , 捂着耳朵哭 , 不敢听 。
他们绝望地瘫在“彩奈”和“户松”的住处 ,
被迫接受一场永别 。
我想起另一场被迫接受的永别 , 同样让人心碎 。
在英剧《良医》里 , 主人公是个患自闭症的小男孩 。
能给他安慰的 , 是他的兔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