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以下三种表现,看似聪明实则“假聪明”,家长应该反思( 二 )


无知者无畏 , 当孩子们的内心缺少敬畏时 , 他们的言行就会变得莽撞无礼 。 社会教育不会像家庭教育那样留有空间 , 父母管不到的孩子 , 自然会有社会教育来帮忙“代劳” 。
当父母们为孩子的假聪明沾沾自喜时 , 他们也正在亲手毁掉他们的未来 。 孩子身上“假聪明”的举动是他们内心三观的映射 , 如果父母们对此不以为意的话 , 那么孩子的三观形成就会越发跑偏 。
李玫瑾教授说 , 管孩子要趁早 , 不然等到孩子长大了 , 父母们就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弥补 。 别再拿“孩子还小”当借口 , 家庭教育不该在孩子的成长中有所偏颇和缺失 。
那么 , 在孩子的教育中 , 家长们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教育引导?
首先 , 重视规则意识培养 。 及时地对其进行规则意识引导 , 让孩子们有意识地进行行为约束 , 避免对周围人造成困扰 。
孩子身上有以下三种表现,看似聪明实则“假聪明”,家长应该反思】其次 , 引导孩子主动分享 。 被勉强的分享 , 只会加剧孩子们对于失去的恐惧 , 引导孩子主动进行分享 , 才能让他们在释放善意的同时 , 收获更多的善意反馈 。
孩子身上有以下三种表现,看似聪明实则“假聪明”,家长应该反思
文章图片
最后 , 对孩子进行价值观引导 。 无论是在给予孩子物质满足的时候 , 还是在孩子表达物质需求的时候 , 父母们都应该理性回应 , 过分地哭穷或者炫富都不是恰当的价值观塑造方式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父母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 , 那么作为孩子的榜样 , 父母就要率先做好行为约束 , 给予孩子正确的三观引导 。
如果父母是喜欢贪小便宜的人 , 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 , 自然会更容易习得斤斤计较;如果父母是蛮横不讲理的人 , 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 , 自然不会待人彬彬有礼 。 要知道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 父母更该为孩子的行为有失 , 而自惭形秽 。
枕边育儿寄语:
“假聪明”看似让孩子占到了好处 , 但是这样的行为习惯不被及时纠正 , 那么这些占到的小便宜 , 就会成为孩子的人生负累 , 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 , 也会越走越窄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