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命案凶手经历曝光引热议:“穷凶极恶”的人都曾无可救药过( 二 )
在悲观绝望的情境之中 , 最容易激发出人的死本能 , 也就是对“敌人”的报复以及泄愤 , 这也包括了天生就具有强烈死本能的反社会型人格的人 。
2.情绪的隐匿性与对潜意识的反作用
同样的 ,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 , 人的需求与情感受到强烈压制时 , 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后果 , 每一种情绪的堆积与压制 , 都是一种自我压抑 。
长时间的自我压制 , 而得不到排解时 , 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性发泄 , 体内未被排解的情绪在日积月累的强化上 , 内化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
本文图片
极具隐匿性 , 又操纵着人的行为 , 甚至让人丧失理性 , 因此绝望铸就的是失智 , 失智便会造成悲剧 , 未被消化的负性情绪会让人的理性在顷刻之间崩塌 。
那些被逼上绝路的“穷凶极恶”的人 , 都曾无药可救的隐忍过 , 退让过 。 然而 , 死者纵然有可恨之处 , 然而他的家人 , 十岁的孩子是无辜的 , 负性情绪会反噬人的理智 , 对潜意识产生消极的反作用 。
3.悲剧的发生是为了警戒 , 而不是分对错
莆田案悲剧发生之后 , 凶手的作案动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争议 , 毋庸置疑 , 嫌疑人的确是个可怜之人 , 在悲剧发生之前 , 他也没有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 被死者如此逼迫 , 实在是有失人情 。
本文图片
【|莆田命案凶手经历曝光引热议:“穷凶极恶”的人都曾无可救药过】在正当途径无法维护利益的时候 , 他选择了鱼死网破 , 用极端行为结束了阻挠自己的邻居 , 也用极端行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 以暴制暴向来就是对暴力行径的助长 , 假使用这种极端方式解决问题得到了无数人的肯定 , 那么公正与制度的约束又该何去何从?
正如央视新闻所评论的那般 , 暴力不应该被支持 , 对于莆田案 , 更多的是哀其不幸 , 怒其不法 , 然而 , 转念一想 , 这正是监管漏洞 , 为何正当行径维权毫无作用?
体制的完善还有漫漫长路 , 漏洞出现正是最好的补救时机 , 对于莆田案 , 该反思的不仅是大众“同态复仇事件”的强烈支持 , 同样还有法与情的平衡 , 合法维权知识的普及和法制监管漏洞的“修补” 。
本文图片
悲剧的发生从来不应该争辩对错 , 只有汲取教训 , 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暴力行径不可取 , 体制建设势在必行 。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 M. R. Rosenzweig. Translated by Zhang Houca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2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奥莉亚|加拿大富豪被捅23刀,血泊中对妻子说“快跑”,却不知她就是凶手
- 多名留学生国外 遇害:当法律审判不了凶手,谁能讨回公道?
- |《谁是凶手》大结局:胡山泉一生,所有的罪恶和悲剧都源于两个字
- 去世以后才知道凶手是谁,看完深有同感
- 谁是凶手|《谁是凶手》结局太仓促,观众最在意的10个坑,第三个很诡异
- 朱令 悲情才女朱令:姐姐在北大坠崖,她在清华被投毒,凶手至今是谜
- 沈雨 《谁是凶手》:结局看似圆满,却留下两个意难平
- 沈雨|《谁是凶手》:结局看似圆满,却留下两个意难平
- 谁是凶手:细节重合,沈雨收不住笑,真凶用钟表,两个细节非常像
- |谁是凶手:细节重合,沈雨收不住笑,真凶用钟表,两个细节非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