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太空住半年,女航天员来例假怎么办?( 二 )
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 ;
进行下体负压和头倒位等各种耐力测试以及超常规的心理检查等等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曾说:
“恶劣的航天环境给男女航天员带来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 因此女航天员同样要具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 。 ”
(图源:网络)
02
经过为期一年的严苛选拔 , 在2010年初 , 王亚平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 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 。
训练是航天员的日常 , 身为女航天员 , 王亚平所要担负的训练内容、训练任务和训练强度 , 并不比男航天员少 。
为了适应太空环境 , 航天员们要进行抗超重训练、抗失重训练、抗眩晕训练、抗缺氧训练……
(图源:澎湃新闻)
拿抗超重训练来说 , 王亚平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 , 承受8G的过载训练 。
这时 , 面骨会全部变形 , 胸腔肋骨全都被往下压 , 呼吸极度困难 , 只有靠非常强的意志力才能熬过去 。
(图源:闪电新闻)
再拿水下训练来说 , 王亚平要穿戴120公斤装备入水 , 进行4小时无间断的训练 。
训练结束后 , 她的体重能下降1到2公斤 , 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了 。
(图源:央视军事)
从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 , 到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三年的时间她要面对八大类近百个科目 , 数千小时的训练 。
期间 , 王亚平仅仅外出过两三次 。
她说 , “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而改变 , 太空训练也不会因为性别而降低门槛 , 男航天员能坚持多久 , 我就能坚持多久 。 ”
正是靠着这股坚持和不服输的劲儿 , 王亚平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
(图源:澎湃新闻)
03
这些年 ,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 , 女性在航天领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2012年 , 刘洋作为我国航天史上首位女航天员 , 搭载着神舟九号飞上太空 。
迄今为止 , 我们有两位女航天员登上太空 。 从刘洋到王亚平 , 我深刻感受到了女性力量的崛起 。
(图源:网络)
刘洋比王亚平大两岁 , 1978年出生于河南林州 。
1997年初 , 某航空公司来到刘洋的学校招飞行员 。
但招飞人员附加了一个条件:“只收男生 , 不收女生 。 ”
刘洋在自述中回忆了当时的不满:“有什么了不起 , 凭什么认为女的就不行 。 ”
(图源:网络)
后来 , 她以超过当年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线31分的高分考入长春飞行学院 , 成为一名女飞行员 , 也是那年全郑州市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女飞行员 。
2010年初 , 她和王亚平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 , 开始了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 。
2012年 , 刘洋和王亚平成为神舟九号女航天员的候选人 。
根据最终考核结果 , 刘洋入选神九乘组 , 成为迈入太空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
(图源:网络)
在神九出征前夕 , 王亚平对刘洋说:“我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去飞 , 我会在地面支持你 。 ”
刘洋把自己喜欢的歌曲《追梦人》带上了太空 。
她说:“梦想有多远 , 足迹就会有多远 。 当我们把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 新的梦想又将开始 。 ”
作为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 她面临着太多未知 。
“每个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前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若一去不返 , 便一去不返 。 ”
无论是刘洋还是王亚平 , 我们都能看到她们作为女性身上的那种勇敢无畏 。
女性也属于更大的宇宙 , 也可以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青未了|踌躇满志才是少年最美的风景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本文转自:兵团戒毒如果你不握紧拳头 励志人生: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 让人惊艳的句子,走心励志,读一遍受益终生
- 这个全国技术能手组装电脑不靠“视觉”靠“心灵”
- 本文转自:讽刺与幽默滴▲ 钓← 无题← 太空之钓漫画/杨树山编辑/岳秋童编审/肖承森...|钓的重点是诱饵
- 张志军|死刑犯张志军:逼女儿离婚占家产,赶女婿出门,刺死女婿一家3口
- 非常正能量的励志早安语录
- 每日正能量励志句子,元气满满,阳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