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清情感 《功勋》:在那场特殊的战役中,李延年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二 )


不管什么理由 , 在战场上当逃兵 , 后果是很严重的 , 理应就地正法 。 可李延年却借着这个事件 , 成功地教育了战士们 , 只有先保住国家 , 才能保住自己小家的道理 。
最后他总结道:“道理很简单也很残酷 , 简单的大家都明白 , 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 只有打胜仗 , 要把美国鬼子打得不得不罢手为止 , 残酷的是 , 可能到了和平来临的时刻 , 我们有许多人 , 已经看不到那个幸福的场景了 , 不能亲人团聚了 。 ”
李延年说到这里已带着哭腔 , 作简短的停顿后 , 他慷慨激昂道:“但是 , 祖国会记得我们 , 亲人会感激我们 , 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 。 ”
然后他振臂一呼:“是我们让敌人知道 , 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 , 不容欺辱!”
真是掷地有声 , 振聋发聩 。 这话也道出了国人的心声 。
最后他问:“我们能不能把美国鬼子打回到谈判桌前?”
“能 , 能!”战士们强有力的呼喊声响彻小树林的上空 。
一场本来是严肃的批评教育大会 , 李延年用共情能力 , 成功地把它同时转化成了战前动员会 , 激发出战士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 高涨了士气 。
2、足智多谋一举三得 , 智解战俘的敌特嫌疑
因为敌方军官王觉仁混进我方 , 给部队带了惨重的损失 。 为避免重蹈覆辙 , 师区派曾副科长审查三连罗厚财等国民党问题俘虏 , 政审人员要求在战斗开始前 , 调整七连的任务 , 集中审查这五个人 。
李延年平时工作做得很细 , 每个士兵的性格、家庭、爱好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 他知道这五个人不会是敌特 , 坚信“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 , 为了帮他们通过审查洗脱嫌疑 , 又不伤他们的自尊 , 李延年给陈团长、曾科长留下除奸计划书 , 然后悄悄地带领小安东、罗厚财等6个人去完成一个“秘密任务” 。 在敌人营地前 , 李延年假装被罗厚财劫持 , 诱出王觉仁露出上半身 , 然后成功击毙了该叛徒 。
李延年这个计谋真是一举三得 。 在不打乱连队战前计划的情况下 , 不但为五个人洗脱了嫌疑 , 还击毙了叛徒 , 为阻止我军机密外泄解除了后患 。
3、善于心理攻坚
战斗开始前 , 李延年为了发挥王毓文的特长 , 叫他做好战时日志 。
真正地让战士们放心 , “祖国会记得我们 , 亲人会感激我们 。 ”
在坚守346.6高地上 , 李延年经常在敌军撤退后 , 拿出这本军功册来激发战士们的士气 。 战斗只剩下几十人时 , 李延年把三个连整合成“泰山连” , 拿着战时日志说:看谁的名字明天能记上这本英雄日志!
正是这本小小的笔记本 , 在弹尽粮绝的阵地上 , 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 , 在敌军强大的炮火攻击下 , 极大地迸发了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勇气和决心 。
在坚守346.6高地中涌现了很多英雄 , 像因排雷牺牲的李源;
自告奋勇混进敌营炸毁敌人弹药库的赵排长;
穿过封锁线中弹后仍用尽力气吹响冲锋号报信的号手…… ,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英雄战歌 , 真正体现了李延年“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的理念 。
三、骁勇善战 , 指挥有方
李延年不但能文善于做思想工作 , 还能武 , 在带兵打仗上也是一个指挥有方的军官 。
1、最大化发挥各人的特长
因李延年指导员工作做得出色 , 分到三连的“问题”战士也特别多 , 比如小安东 , 当逃兵 。
罗厚财 , 财迷心窍 , 思想落后 , 被叫“老落后” 。
对名字有执念的陈衍宗 , 个人英雄主义特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