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 贵州这家人4年春节的真实故事,是中国无数家庭悲欢离合的缩影( 五 )
无根的漂泊者,总是很难感受到幸福 。
而故乡,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根 。我们生命之初的所有美好体验,都与故乡有关 。
走进故乡,就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 。
用心灵触摸故乡,从平凡中发现美好,能为我们积蓄生命能量,激励我们勇敢前行 。
文章图片
《四个春天》里,生活在贵州麻尾镇的陆家人,是中国无数普通家庭的缩影 。
他们一家人,夫妻恩爱,父慈子孝,除了女儿去世成了遗憾,其他方面,几乎堪称完美家庭 。
电影的画面很美,充满诗意 。每一帧景物截图,都可以当电脑桌面 。
但是,电影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 。
第一,节奏不对 。前半段拍得太散,且有摆拍嫌疑 。直到姐姐生病去世后,“人有悲欢离合”的主题才渐渐显露出来,电影才有了韵味 。
第二,有用传统价值观绑架观众之嫌 。
电影里,多次出现陆家父母带着儿女们忆苦思甜的场景 。
比如,母亲对孩子们说:“以后我们不在了,你们也要把传统保留下去 。”
从陆家父母身上,能看到我们父辈的坚忍与豁达 。他们饱经风霜,却从不退缩 。
这很正能量 。
但我想说,外在世界瞬息万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所谓的“把传统保留下去”,与其说是传承,不如说是固执 。
然而,老辈人的固执,就一定对吗?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事 。
张德芬去印度采访萨古鲁时,曾请教过他一个问题:孩子应不应该事事都听父母的 。
萨古鲁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如果子女凡事都要听父母的,那么,人类世界永远都不可能进步 。
文章图片
有人也许会跳出来说,电影只是在渲染亲情的可贵,何必吹毛求疵 。
好吧,那我再说一件事 。
1999年的春晚上,陈红唱了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 。
其中,有段歌词内容如下 。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当时,这首歌风靡全国 。最喜欢听它的,是父母 。最厌恶它的,是子女 。
我还清楚得记得,我的一位同学啃着苹果说,她爸妈就爱听这个,而她每次听,都起鸡皮疙瘩 。
世间最绵长的是亲情,最难忘的是乡愁 。
道理,我们都懂 。
我真正想说的是,亲情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自然 。《四个春天》很真实,却不够自然 。电影里,隐含着一种说教和规劝的意味 。
一部讲述温馨亲情的纪录片,看似阳光明媚,内核却暗戳戳地怂恿儿女对父母产生愧疚感,终究没能逃脱《常回家看看》的窠臼 。这是本片的最大败笔 。
中国的导演,什么时候摒弃“高台教化”的毛病呢 。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 。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