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妆 抄袭上瘾的“国货之光”,一半人骂无耻,一半人说真香( 二 )


当然 , 不只国产抄 , 国外抄得更狠 , 大家相互指责 。
H&M曾被指控抄袭SadBoys的卫衣 , Puma曾指控Forever 21抄袭了它的鞋子 , Mango也被爆不仅抄袭了Gucci , 还模仿“贝嫂”维多利亚的设计 , 而抄了别人的H&M也曾指控Forever 21抄袭了自己的一款包包……
2018年 , 意大利的时尚集团OTB告了西班牙的ZARA母公司抄袭 , ZARA被判下架产品 , 并每件产品赔偿235美元 , 但是毕竟ZARA是快时尚 , 一年上架2.5万的新品SKU , 而OTB告的那几件衣服 , 根本赔不了多少钱 。
哪像回力这个干法 , 不会被起诉吗?
还真没有 , 天眼查显示 , 上海回力鞋业涉诉45条 , 21条为原告 , 关于外观专利的诉讼仅有4条 , 原告均为国内企业 , 还有2条以撤诉告终 。
没人告 , 自然就没法追究 , 早就是行业潜规则了 。
从原品发售抄到品牌停产 , 回力的椰子鞋怕是未来唯一“正品”了 。 当然 , 在回力这里 , “椰子鞋”已经被当成鞋类而非独创设计了 , 自然也就不需要授权了 。

不抄不行吗?按说可以 , 毕竟回力不是什么杂牌 。
1927年 , 回力的前身就已经在上海建设了工厂 , 做起了球鞋 。 1934年 , 回力就成为了球鞋品牌名 , 确定了商标 。

在70、80年代 , 回力就是绝对的大牌 , 年销售额就以亿来计算了 , 就连女排队员们都穿回力 。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夺冠 , 据称 , 女排姑娘们就是脚踏着回力回国的 。
只不过后来 , 在各种品牌竞争中落败 。 2000年 , 上海回力鞋厂干脆破产了 , 后来经过上海国资一顿抢救才得以重生 , 但是一直不温不火 。
2021年 , 新疆棉事件爆发 , 不少老外的鞋子、服装品牌开始抵制新疆棉 , 阿迪达斯和耐克打头阵 , 而作为民间的反击 , 大家开始纷纷抵制那些发声明抵制的品牌 , 代言明星开始纷纷解约 , 而彼时红起来的龚俊 , 更是直接在机场换上了回力鞋 。
作为替代 , 内娱不少明星都开始穿回力 。 这个近百年的老品牌国货 , 重新到了爆火的地步 , 后来龚俊还成为了回力的代言人 , 回力也把官方店 , 开到了各大城市 。

其实 , 回力也做过原创的 。
2018年 , 回力发售了一款“回天之力” 。 但是高昂的销售价 , 并没有打动消费者 , 销量乏善可陈 , 不少人直言 , 回力想“割韭菜 , 还是心急了些” 。

2021年 , 回力就邀请各个行业的设计师和潮流艺术家 , 来做鞋款设计 , 推出了设计师款 , 口碑倒是回升了不少 , 再加上各种国潮的概念 , 倒是也卖得还可以 。
但是 , 如果从销量上来看 , 官旗店2640个SKU中 , 销量最高的还是价格在百元左右的“大牌仿款” , 评价也很割裂 , 以前对抄袭款口诛笔伐 , 而如今俨然“国货之光 , 大牌平替” , 实现了口碑逆转 。

同样一件事 , 为啥两极反转呢?
国际形势所迫 , 消费逐渐在向国产品牌倾斜 。
情绪的因素自然是有的 , 民族情绪高涨 , 对“反华、辱华”品牌很多人是坚决抵制的 , 那么这部分市场自然是要向友华外资和国产品牌身上转移 , 回力就在这股风潮下 , 在糊和高光之间反复横跳 。
而另一方面 , 全球性的消费萎缩 , 消费市场越来越卷 , 消费者也越来越“价格敏感” , 抄袭虽然不是品牌发展的长久之计 , 但是消费趋势下 , 人们也不得不向价格低头 。
买仿品的也不仅是中国人 , 全球都在这么干 , 向钱妥协 , 不过当国人亲手捧红的国货 , 也没少遭到背刺 。
像李宁 , 做出品牌来了 , 出街确实好看 , 当然价格也高了不少 。 不过最近 , 飘了的李宁做出了极其类似“日本军服”的设计 , 让人心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