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二 )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弧线 , 经线和纬线 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纬线 , 人们给它们标注了度数 。
在赤道的南北两边 , 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 , 叫做纬线 。相对的,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
纬度线投射在图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线,但实际上是不同半径的圆 。有相同特定纬度的所有位置都在同一个纬线上 。
赤道的纬度为0°,将行星平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
纬度的度量
以赤道为0°纬线起始线,向南到南极之间平分为90份,每一份1°,记为南纬(S);向北到北极之间平分90份,每份为1° , 记为北纬(N) 。
经度的度量
以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起始线,相对的一条经线定为180° 。向东到180°经线之间平分为180份,每份1°,记为东经(E);向西到180°经线之间平分分为1° 。
晨昏线与纬线编辑
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①相切;②相离;③相交 。
晨昏线与纬线关系的意义:
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 , 则表示该纬线是极昼(极夜)区域与非极昼区(极夜)域的过渡线,也就是极昼(极夜)区域纬度值最低的纬线;
②晨昏线与纬线相离,则表示该纬线处于极昼或极夜,而且极昼或极夜已经出现较长时间;
③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则表示该纬线上的点既有处于昼的也有处于夜的 。简而言之,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纬线是极昼(极夜)的边缘 , 处于晨昏线与其相切纬线之间的纬线与晨昏线的关系是相交 , 处于晨昏线与其相切纬线外围的纬线与晨昏线的关系是相离 。[1]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编辑
(1)纬线与纬度 人们把地轴的中心叫地心 。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地轴的平面 , 叫赤道面 。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叫赤道 。在地球表面上,凡与赤道相平行的圆圈,就称为纬线圈或纬线 。由于赤道面垂直于地轴,而所有纬线都与赤道相平行 , 所以任何一条纬线都代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
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代表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这个夹角,在赤道为0° , 在北京约为40°,在南北两极为90° 。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纬度分别有0°至90° 。由于赤道面把地球等分为两部分,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 , 所以,纬度也有南北之分 ,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为了研究某些问题方便起见 , 0°~3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低纬度;30°~6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中纬度;60°~9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高纬度 。
(2)经线与经度 通过两极并和赤道相垂直的大圆圈,称为经线圈或经线 , 也称子午线 。由于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又与纬线相垂直 , 所以任何一条经线都代表地球上的东西方向 。
地球上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这一夹角相当于这两个平面所夹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张的角度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以西称西经 , 用“w”表示 。地球圆周为360°,所以东西经各分180° 。
(3)经纬网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共同组 成了经纬网 。有了经纬网及其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了 。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点 , 可以有相同的纬度或经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纬度又有相同的经度 。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应的经纬度来表示 。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线以东116°,北京的地理坐标就是40°N,116°E;利马(南美洲秘鲁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线以西77°,利马的地理坐标是12°S,77°W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