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 粉红=娘炮?所谓的“性别限制”可能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不久前,有这样一个访谈:
“如何看待有些女生比较像男孩子?”
“如何看待‘娘炮’现象?”
问题的底层含义不言而喻,可回答的人却正义感满满 。
一个中学生这么说:“那是一种个性,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
文章图片
一个小女孩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反倒发出灵魂拷问:
“为什么女人必须玩女人应该玩的东西,男人必须玩男人应该玩的东西呢?”
文章图片
最绝的莫过于这个男孩,他直接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有一天我穿着一件粉色的衣服上学,老师看见了就和我说,妈妈又给你买了件女孩的衣服 。”
“我说,粉色不是只有女孩才能穿的,粉色是所有人都可以穿的颜色 。”
文章图片
他不仅喜欢穿粉色衣服,还喜欢玩芭比娃娃,家里已经堆满了成千上万个 。
佩服这个小男孩的理直气壮,但更钦佩背后默默支持他、鼓励他的妈妈 。
不是所有大人都能像妈妈那般有觉悟 。
毕竟在现下的社会环境里,“性别限制”依旧是主流文化的风向标,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
文章图片
“你是男人/女人,就该……”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分享这样一件事:
她曾在一次会议,和美国财长、财长随行人员、来自硅谷的执行官吃早餐 。
当时场上大多都是男性,他们抓过盘子、装上食物,然后坐到了最大的会议桌前 。
而仅有的几位女性,则等到最后才取餐,并在房间的一侧坐下 。
看到这样的情形,谢丽尔主动上前示意她们坐到桌前来,暗示她们完全有权利参与到会议中 。
可犹豫了半天,她们仍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 。
这让谢丽尔意识到女性内心的障碍 。
文章图片
曾经的她,也有过类似的心理 。
即便大学高年级被选拔进入美国大学优秀生荣誉学会,所取得的成绩被人称赞,她也会觉得那些称赞是骗取来的 。
自己不值得被认可,不配受到称赞,心存负疚,好像犯了什么错 。
这种“性别限制”而带来的自我怀疑,即“负担症候群” 。
社会文化的约定俗成,对男人和女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一套标准和规定 。
只要有人做出的事情不符合大众对于性别的理解,大家很容易会产生异样的心理状态 。
比如说,本该在家相夫教子、全身心照顾家庭的女人,只要出现在职场上,表现过分出色,大家往往会在背地里议论:
“一定是老公吃软饭,她才那么要强 。”
“她的婚姻一定不幸福,要么就是离婚,要么就是没有结婚 。”
对于男人,亦是如此 。
前段时间一夜爆火的李承铉,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家带娃 。身为一家之主,他坦言遭到的非议不少 。
毕竟像他这样四肢健全、身强力壮的男人,就该出来社会闯荡,而不是让妻子出来赚钱,他“躲”起来当奶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焦虑症 我好像得了 " 薪资焦虑症 " 。
- 爱情 " 爱是动词,做了才算。 "
- 阮经天 从“提琴骑士”到“厨神大叔”:年近40,“粉红”依旧
- 手机 分享一些成年人的 " 私密 " 癖好。
- 永别了,“娘炮”!教育部正式发文通知!
- 窦唯 窦唯4段情史,从天后王菲到铁杆粉丝,2段婚姻自曝是"阴谋"
- 放过自己 " 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吗? "
- 爱情 " 女人几岁不重要,活得像几岁才重要。 "
- 导语:女生''想你”了 一个女人突然给你打电话,证明她想你但是又不好意思直说
- 平安夜|粉红平安夜(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