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文/高学廉
近日 , 我和杨凤荣行长讨论写作的事 。
我说:“你写的几位亲人和朋友都很感人 , 特别是《娘的点点滴滴》一文 , 更是感人至深!"
她说:“你经常提到你的养母 , 和俺娘一样 , 也很勤劳 , 很善良 , 高行长你就拿起笔写写呗!″
杨行长的一句话 , 使我茅塞顿开 , 我也要沉下心来写写俺娘 , 文章题目我都拟好了 , 就叫《养母胜生母》 。
突然 , 我心里一惊 , 文中没有妈的彩照可不行啊 , 到那里找她的彩色照片呢?她老人家走了都30多年了 。
我在苦苦地思索着……
噢 , 想起来了!那是40多年前的事 , 娘刚刚过完80大寿 , 她在院内铁皮盆里洗衣服 , 我给她偷拍了一张(娘最忌讳给她照相 , 她觉得这不是好兆头) , 拍后我亲自去照相馆给她洗了2张彩色照片 , 搁在最保险的地方 。
我自幼喜欢收藏 , 包括收藏照片 。 我的书架上 , 整整齐齐地摆放着10多个厚厚的相册 。 我断定老妈的彩照就在这些相册里 。 我把相册摆在桌子上 , 逐一翻阅 。 真巧 , 当翻到第6本相册时 , 老妈的彩照映入眼帘 , 我高兴极了 , 小心翼翼地取出 , 用手机翻拍了好几张备用 。
当我用心将老妈的彩照放回相册时 , 眼睛突然一亮 , 一张在梁山县农行拍摄的工作彩照 , 在我眼前闪着亮丽的光……
我静静的沉思着回忆着 , 36年前刚入行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985年8月 , 我从巨野县委刚调菏泽农行工作不久 , 就拟定了一个“月度赴县农行调研计划″ , 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10个县支行 , 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 , 让大家议现状 , 谈打算 , 提建议 , 把"立四气、争第一″的山东农行精神落到实处 。
调研活动的第一站就是梁山县行 。 在那里 , 我废寝忘食地忙了4个工作日 , 召开行级干部座谈会 , 科长座谈会 , 职工代表座谈会 。 这张清晰的照片 , 就是我和几位科长座谈后的合影 。
座谈会上 , 给我印象最深的 , 就是时任计划科科长的张宜霞 。 那时她还不到30岁 , 高个儿细条 , 上身穿着粉红色的唐装 , 雅致且大方 。 她头发漆黑浓密 , 面色红润 , 嫣然一笑 , 两颊酒靥尽显 。 一双水灵灵的眼睛 , 机敏又显亲善 。 她的发言非常精彩 。 她业务很熟 , 才思敏捷 , 口齿清晰 , 表达能力很强 , 在谈到计划统计工作细节时 , 还讲述几个动人故事 , 不时引起大家一阵笑语……
面对这张老照片 , 我凝视了很久很久 , 我想了很多很多 。 这张照片 , 已经远离我们36年了 。 36年是多么宝贵啊 。 那时的张宜霞年仅29岁 , 如今已步入老年 。 她的事业是成功的 , 非常成功 。 在她身上 , 有许多闪光点 。 她是山东省劳动模范、农总行党代会党代表、中组部表彰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农行特邀讲师 。 在文学方面 , 她笔耕不辍 , 佳作频发 , 屡屡获奖 。 她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
再过一个多月 , 我就整整80岁了 , 36年前的形象 , 早已不复存在 。 然而 , 我人老心不老 , 人老思想不老 , 我要向张宜霞等先进人物学习 , 生命不息 , 奋斗不止 。 当下 , 我除了搞好养生之外 , 就是致力于文学学习和写作 。 我已经有了两个文学之家 , 一是《山东金融文学》 , 二是《齐鲁壹点》 。 有家真好 , 我深感温馨和幸福 , 天天有活干 , 有想头 , 有盼头……
2021年11月6日
本文图片
【张老|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壹点号 高山雪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30年前的老照片,看过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 毛泽东一生中最罕见的那些老照片,最后几张看哭了……
- 情感就像是一张网 合不来的人,处处妥协,处处藏着不快乐
- 一百年前的地摊老照片,99%的人没有看过,如今已没了烟火气!
- 难得的军装老照片祝福图片 战友们,老兵们祝福大家!
- 马路|惊呆了!四川大妈马路上捡到一张1.5亿现金支票
- 28岁空姐跳楼自杀,只因老板不给假?一张真相截图,惊呆所有人!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地图,上面涂抹着快乐和伤心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地图,上面涂抹着快乐和伤心
- 百年前的地摊老照片,太震撼了!如今已没有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