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怎么死的,赵云怎么死的?( 二 )


赵子龙死法之三:传说中赵云因意外而死,各种形形色色的说法,非常有趣 。
最先是附会神仙的传奇,因为赵云为灯笼星转世,所以久历战场也不曾受伤 。有一天赵云和夫人共洗鸳鸯浴时,赵夫人发现赵云身上并无伤痕,不知是否为开玩笑,赵夫人用绣花针刺了赵云一针,结果赵云因血流不止而死亡 。到了后来,加上赵云患上血友病的说法,也具有流血不止而死亡的特征 。
这段传奇,太过离奇,因为逻辑上矛盾,与常理不符,但是却相传许久,还经过时代的洗礼而更新其中情节 。人言可畏,果然值得可敬可佩 。
首先是赵夫人的动机,若行刺属实,那么赵夫人就是杀害赵云的凶手 。赵云在三国时不算默默无闻之人,被杀身亡而无人追究,甚至于没有留下记载,莫非赵云的家属想为凶手隐暪或是坦护吗?因此意外之说,赵夫人恐怕难以苟活,除非赵夫人正好是刺客 。
再来是流血过多的事,不合情理 。就算是血友病,虽有流血难以凝固的特征,但是血友病的患者,平常也会无缘无故出血,而且此类先天性出血性血液凝固异常疾病的病患,一般都体弱多?。由瞎亟谔弁醇磅嗾捅湫?,行动不灵敏及举步惟艰,造成在运动上有很大的障碍,最严重造成骨头僵硬、肌肉萎缩、残废跛行 。还有遗传家族的特征,相近血亲的关系中,集体罹患多有所见 。
血友病的患者会无故出血,与传说中赵云一生未曾受伤流血,说法不符;二来患有血友病的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赵云可是在沙场上奋勇杀敌的武将,两相难配;三来家族遗传为数众多,赵云要不然没有血友病,否则就是整个家族有过半的机率患有相同的血友?。允霞易逡疚淞μ稚?,恐怕有困难 。
而针孔大小的口径,要造成失血过多而死,也得花费相当时间 。血友病虽有血液不易凝固的特点,但不代表受伤后就必死,直接加压已可阻止血液大量外溢,利用血管、止血点也可减缓出血 , 还有使用绷带、衣服等包扎,在在皆是止血的方法 。不带血友病的正常人,在战场上就算身受一尺长的伤口,一时半刻也不会自动止血,却不一定因此而失血过多而死亡,关键点正在于有无止血包扎 。经过急救处理者生 , 未有动作者死 。
因此赵云身受血友病的机会微乎其微 , 而且就算赵云身染血友病 , 也不会因流血过多而死 。
还有赵夫人的行径 , 亦是值得怀疑 。若说赵夫人从未看过赵云全身 , 而以赵云老迈年高而死 , 赵夫人要到赵云晚年才得一见赵云肉体 , 好象说不过去 。除非赵夫人为续弦或是新收小妾,新人无机会一睹老爷,这才有可能 。至于共浴洗澡时还不忘带绣花针,赵夫人若不是有预谋,就是过于巧合 。另外还有用插点死穴、以针炙封的补强说法,用来左证暗杀赵云 。话说回来,刺杀暗袭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刺客意在杀人,使用长针会比绣花针好,绣花针比一般线针还短小,而针炙又比一般线针长,若在意绣花针暗杀的失败率,不如暗藏顺手兵器,像是刀、剑、斧、戟等,除非此位刺客的顺手兵器正好是绣花针 。
三国演义都形容赵云长寿而于半夜三更病重而死,有种往生圆寂的逝世 , 就像是在睡眠中安祥地离开 , 正是所谓的寿终正寝 。
三国演义向来被称夸张著名,赵云被针刺死的传奇,比三国演义还离谱 。
病死的 。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在成都病逝,寿终正寝 。《三国演义》中写道,当蜀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物资齐备之时 , 丞相诸葛亮誓师北伐 , 临行前大宴诸将,可是突然刮起一阵大风,连门庭前的松树都吹折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