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叫什么节,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二 )


重阳节习俗  
1、重阳习俗之赏菊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九月初九的冲重阳节,当然少不了赏菊的习俗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古时重阳节,各地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  
2、重阳习俗之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汉代已见,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 , 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  
3、重阳习俗之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 , 佩带茱萸可以辟邪求吉 。因此,茱萸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 把“九”定为阳数 , 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 , 是谓“两九相重” , 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13][14][15][16]
重阳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17][18]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19]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 。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 。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7][7]
孝满中华 德润人心
由来
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4][20][21]
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吕氏春秋》有记载 。当时有一种以庆祝丰收为名,祭祀天地之神和祖先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之神和祖先的恩赐 。
九重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中就有提及 。屈原送别写道:“聚重阳入帝宫,十日初建清都” 。这里的“重阳节”指的是天 , 不是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