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二 )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剧本 , 在编导张挺的抽屉里呆了十年 。
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水患的观众 , 对“洪水凶猛”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 所以剧集既要拍出历史传奇 , 又不能太过戏说 , 既要让人对“治水”有具体的概念 , 又不能过于专业 , 令故事乏味 。
怎么拍才能带观众入戏?
导演的办法是:一上来就先声夺人 , 用一场硬核的古代治水实战震慑观众 。
开场几个镜头就人抓得死死的 。
康熙十五年 , 暴雨连绵 , 黄河下游成为一片汪洋 , 粮道中断 , 清军和吴三桂军队激战正酣 , 苦无粮草 , 康熙帝心急如焚 。
此时埙声(埙 ,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 陶土所制 , 音色旷远悲凉)起 , 暴雨如注 , 康熙冒雨登临祠堂 , 向祖宗忏悔祈祷天下安澜 。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导演从三个角度 , 将古代治水的无奈、辛酸与壮烈、卓绝 , 展现得入木三分 。
其一 , 振士气 。
镜头从烛光满布的庙堂转向汹涌的黄河波涛 , 黄河岸边的河工们 , 正奋力铸堤 。
当年专业的说法 , 叫制作大埽 , 何谓“大埽”?
用薪柴竹木等软料夹以土石卷纸捆扎 , 构筑堤坝 , 抢险堵口 。
暴雨滂沱中 , 众人使劲 , 一位老者喊着“心要定啊 , 气要匀啊” , 既是鼓劲 , 也是调整节奏的号角 。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然而古代以人力筑堤 , 不仅难擒黄龙 , 而且异常凶险 。
浑浊的黄河水 , 裹挟着泡沫咆哮而至 , 如虎咆哮 , 吞噬人命 。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此时有人大喊 ,“黄龙来了” , 众人停下了手头的活 , 纷纷溃散 。
所谓黄龙 , 就是洪峰 , 工事不稳 , 肉身如何能敌?眼看情势千钧一发 , 如果决堤 , 下游将成泽国 。
危急关头 , 安徽巡抚靳辅冒雨而至 , 询问河道官何在?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老者回答 , “早就跑到姥姥家了 。 ”
靳辅拔出宝剑 , 插入堤坝 , 对着众人大喊 , “河道官跑了 , 我就是新的河道官 , 不会跑到他姥姥家去 。 ”话糙理不糙 , 说完他顶风冒雨 , 亲自推动“大埽” 。
老者一挥手 , “逃也是死 , 不如留下来跟天斗一斗” 。
众人士气得到鼓舞 , 纷纷停下逃亡的脚步 , 官民一心 , 抗住了这波黄龙 。
其二 , 擒黄龙 。
虽然官民同心 , 但黄河堤坝失修已久 , 而此次洪峰 , 为清代有朝以来最凶 , 最猛 。
洪水来袭 , 堤坝已经无法阻挡 。
靳辅当机立断 , 把对面大堤炸掉泄洪!
就连带头的老者都犹豫起来 , “河道官不在 , 炸堤是灭族的大罪 。 ”
靳辅大吼 , “河道官不在 , 我在 , 要灭也是灭我的族 。 ”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好一个只问苍生的好官 。
但黄龙震天动地 , 谁前去 , 都是九死一生 , 甚至十死无生 。
关键时刻 , 一个热血青年第一个站出来 , “我去” 。
靳辅一愣 , 接着说 , 这是他的儿子——靳治豫 。
历史剧|仅播两集就收视登顶,说实在的,罗晋这部历史大剧拍出了国剧良心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