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房间如何消毒,流感怎样给室内的空气消毒?( 四 )


具体实施方案:物理消毒法1.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火烧 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 , 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 , 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 , 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流动蒸气消毒 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 , 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高压蒸气灭菌(湿热灭菌) 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穿透力弱 , 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3.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 , 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物的波长为2000~3000A , 以2500~2650A作用最强 。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 , 仅少数例外 。紫外线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过2mm厚的普通玻璃 。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 。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度而降低 。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 。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 。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 , 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 。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以应用 。(二)化学消毒法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 , 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 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 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 。具有特殊气味 , 杀菌力有限 。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苯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 。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 , 20℃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 , 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 。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 。常用为2~5%水溶液 , 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 。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 , 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 。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减少皮肤细菌80~90%,有报告可产生神经损害,故不宜长期使用 。(2)酸类 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 。但易损伤物品 , 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 。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热30℃浸泡40小时 。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 , 100m3空间用10g乳酸熏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类 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 , 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 。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 。因不能杀灭芽胞,故不能用于手术器械浸泡消毒 。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对细菌杀灭能力大于乙醇,经肺吸收可导致麻醉,但对皮肤无损害,可代替乙醇应用 。2.溶解蛋白消毒剂 主要为碱性药物 , 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1)氢氧化钠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杀菌力强,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 , 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O)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 , 杀灭病原体 。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 。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小时喷洒一次 , 连续2~3次 。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胞杆菌 。因性质不稳定,故应用时应新鲜配制 。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因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 。(1)漂白粉应用最广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含有效25~30% , 性质不稳定,可为光、热、潮湿及CO2所分解 。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 。有效成份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胞浆代谢 。酸性环境中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粉剂中用于粪、痰、脓液等的消毒 。每升加干粉200克,搅拌均匀,放置1~2小叶,尿每升加干粉5克 , 放置10分钟即可 。10~20%乳剂除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外,可用以喷洒厕所,污染的车辆等 。如存放日久,应测实际有效氯含量 , 校正配制用量 。漂白粉精的粉剂和片剂含有效氯可达60~70%,使用时可按比例减量 。(2)氯胺―T(chloramine T) 为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4~26%,性较稳定,密闭保持1年,仅丧失有效氯0.1% 。微溶于水(12%),刺激性和腐蚀性较?。饔媒洗温人峄郝?。0.2%1小时可杀灭细菌繁殖型,5%2小时可杀灭结核杆菌 , 杀灭芽胞需10小时以上 。各种铵盐可促进其杀菌作用 。1~2.5%溶液对肝炎病毒亦有作用 。活性液体须用前1~2小时配制,时间过久,杀菌作用降低 。(3)二氯异氰尿酸钠(sod.dichlorisocynurate)又名优氯净,为应用较广的有机氯消毒剂,含氯60~64.5% 。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溶解度高、毒性低等优点 。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浸泡、擦沫,亦可用干粉直接消毒污染物 , 处理粪便等排泄物,用法同漂白粉 。直接喷洒地面,剂量为10~20g/m2 。与多聚甲醛干粉混合点燃,气体可用熏蒸消毒 , 可与92号混凝剂(羟基氯化铝为基础加铁粉、硫酸、双氧水等合成)以1:4混合成为“遇水清”,作饮水消毒用 。并可与磺酸钠配制成各种消毒洗涤液,如涤静美,优氯净等 。对肝炎病毒有杀灭作用 。此外有氯化磷酸三钠、氯溴二氰尿酸等效用相同 。(4)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亦名过氧醋酸 , 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酸味,是一种同效速效消毒剂 , 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漂白的腐蚀作用,易挥发的刺激性酸味,是一种高效速效消毒剂 , 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漂白和腐蚀作用,性不稳定 , 遇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强大碱等易分解 。0.01~0.5%,0.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 , 1%5分钟可杀灭芽胞,常用浓度为0.5~2%,可通过浸泡、喷洒、擦抹等方法进行消毒,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气雾(5%浓度, 2.5ml/m2)和熏蒸(0.75~1.0g/m3)消毒 。(5)过氧化氢3~6%溶液,10分钟可以消毒 。10~25%60分钟 , 可以灭菌,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等消毒 。10%过氧化氢气深胶喷雾消毒室内污染表面;180~200ml/m3,30分钟能杀灭细菌繁殖体;400ml/m3 , 60分钟可杀灭芽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