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小时候 , 我们读诗词 , 感觉朗朗上口 。 从“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后来 , 我们知道 , 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 , 赋予了诗词音乐美 , 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 , 会觉得十分顺口 。 可是 , 有一些诗词却不那么“顺口” , 有点难读 , 苏轼的《琴诗》就是这样一首“难读”的诗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若言琴上有琴声 ,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 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 隐娘初读时 , 颇有些拗口 。 这首诗到底讲了什么 , 诗词君试着翻译下:如果说琴声发自琴 , 那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中 , 它不会发声呢?如果说声音来自手指 , 那为什么大家不就在手指上听声音呢?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 , 单靠指头也不行 , 必须要人和琴的配合才行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 。 此诗 , 以琴和手指举例 , 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 , 寓答于问 , 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 , 需要手和琴和相互配合 。 这就启迪人们:任何事业的成功 , 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 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 , 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 , 写得天真活泼 , 机趣横生 。 苏轼真是善于用诗来讲道理 , 他所用的意象也简单明了 , 却能让人秒懂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探究声音和物品互相作用的 , 唐代诗人韦应物早在《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中就有描写:水性自云静 , 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 , 雷转空山惊?水本身是安静的 , 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 为什么它们两相冲击后 , 就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 韦应物困惑于这种自然现象 , 其实 , 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感悟呢?人的心灵本是没有喜悦和悲伤的 , 在碰到外物或事情相激时 , 会产生悲伤或喜悦的情感 , 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生 , 如果真能如书中所说 , 心静而不起波澜 , 就真是得道成仙了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韦应物此诗是一首禅意诗 , 苏东坡这首又何尝不是呢?在与《彦正判官书》中 , 苏轼曾说 , 这首《琴诗》是听别人弹琴时有感而作 , 并自认此诗为偈 。 偈 , 意为佛经中的唱词 。 佛经《楞严经》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 , 虽有妙音 , 若无妙指 , 终不能发 ,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隐娘读苏轼的这首诗时 , 感觉这不像诗 , 准确地说 , 不像唐诗那么诗意 , 那么美 , 整篇都是议论 。 而这 , 正是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 唐诗感性 , 宋诗理性 。 宋代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近代诸公 , 乃作奇特解会 , 遂以文字为诗 , 以才学为诗 , 以议论为诗 。 我们以前聊宋诗的时候 , 也提到说 , 宋诗重说理 , 宋诗往往把散文的章法 , 句法引入诗中 , 结构手段 , 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
苏轼最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近代学者陈衍也提出这个观点:宋诗是“学人之诗” 。 意思是说 , 宋代诗人学养丰富 , 写诗的多是学者 , 学者理性、理智的东西太强了 , 就会抹杀掉一些诗意的东西 。 我们试着举例:唐诗:终南阴岭秀 , 积雪浮云端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宋诗:遍身罗绮者 , 不是养蚕人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总之 , 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 , 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 , 宋诗诗味较淡 , 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