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如何培育中蜂大群( 五 )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
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 。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 , 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 。因为第一次分蜂是老王飞出,容易收捕,而第二次分蜂时,是处女王飞出,飞得远而且结团高 , 不容易收捕 。根据当地蜜粉源和气候条件,利用自然分蜂群造脾积极、采集勤奋的优点,有计划地进行分蜂 , 是解除蜂群分蜂热的一个方法 。
如果原群群势很强 , 用上述方法尚不能抑制其分蜂热时,可以采用人工原地均等分蜂法,在每个分蜂内各选留一个最好的成熟王台 。如果场内有备用的老蜂王,可以把它介绍到自然分蜂后的原群内,待处女王出房交尾后,可以组织成双王群快速繁殖 。
二将原群和交尾群同箱饲养
春季蜜源流蜜前期,将蜂群在箱内隔成两半:一半由两框带蜂王;另一半介绍一个成熟的王台,当中用铁纱隔开,巢门开在两群之间,并作好标记,待新蜂王交尾产卵后,淘汰老蜂王 , 抽去隔板 , 合并成一群 。这样既实现了蜂王的新老交替,又能有效地解除蜂群的分蜂热 。
三采用卧式蜂箱
采用卧式蜂箱,在蜂箱的前后壁各开一个巢门,箱内用隔板完全隔开成两部分 。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提两张子脾带蜂到靠近后巢门的一边,组成交尾群 。交尾群内介绍一个处女王或成熟王台 , 让处女王交尾产卵 。因为原群内子脾和蜂抽出了两框 , 群势受到削弱,分蜂热就会消打或减弱 。当交尾群内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原群可能再次发生分蜂热,这时可将蜂箱掉转180 ,使前、后巢门位置交换,让大量飞翔蜂飞入新交尾群中 , 并从原群抽调子脾补入新群,这样新群便可迅速发展为强群 。而老王群的分蜂热也消失了 。流蜜期开始后,如不打算繁殖蜂群 , 便可将老王杀死 , 抽去隔板,合并成强群采蜜,又可有效地控制分蜂热 。
三、避免中蜂咬脾
中蜂的咬脾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其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本能 。野生状态下的中蜂,依靠这种本能整顿、更新巢脾、控制巢虫的危害 。中蜂采用活框蜂箱饲养后,更新巢脾的工作由者帮助完成,这样,咬脾行为就不仅造成巢脾的损失,而且也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中蜂咬脾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平时只咬老脾、生有巢虫的脾、被污染的病脾和多余的空脾,而且农村致富经网,往往只是区域性咬成孔、洞,咬掉的地方常常很快补好 。但在越冬过后和夏末秋初,蜂群度过了寒冬和盛夏,随着蜜源、气候的改善,中蜂要进行两次大规模地咬脾 。跟平时咬脾相比,这两次蜂群对巢脾的选择更严格,不光咬去不好的巢脾部分,有时连好脾也咬 , 咬掉后也不及时修复 , 要等待蜂群群势的恢复而逐渐筑造 。
防止中蜂咬脾的最根本措施是多用新脾,淘汰旧脾,把可能会被咬毁的旧脾和蜂巢中多余的巢脾及时出来 。中蜂的巢脾最好只用一年 。要充分利用中蜂造脾力强的特点,多造新脾 。另外,严防巢虫以及幼虫病害的发生也是防治中蜂咬脾的必要措施 。
此外,可根据中蜂在不同季节的咬脾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例如,夏末季节,中蜂常会大片咬脾,对巢脾的要求苛刻,此时应尽量地采用当年造的新脾,把其它的脾分批提出,使蜂群高度密集,并把蜂巢布置成半球形 , 便于蜂群护脾 。而在冬末春初 , 气温低,蜂群为了保温,往往把蜂巢中心咬成圆球形空洞,咬下的大量蜡屑,积存箱底成为巢虫的繁殖场所 , 我们可以预先将巢脾下部割成倒凹形,使蜂巢形成和圆形空洞相似的形状,凹度大小随蜂量而定 。这样可以防止咬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