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变老的70后,故乡只剩回忆
【慢慢变老的70后,故乡只剩回忆】01
70后的你 , 你的家乡在哪里?
大部分的70后 , 都和我一样 , 出生在农村吧 。 上世纪70年代 , 能够生活在城里的人 , 还是少部分人 。 就是出生在城里的70后 , 家庭条件 , 并不见得很好 , 很多人 , 依旧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 。
70后的我们 , 对故乡的印象 , 大多是这样的:炊烟袅袅升起 , 有鸡鸭的嘈杂声 , 房子都是上了年纪的房子 , 村庄前面有小河 , 小河里有鱼虾 , 小河里可以游泳 , 村口的空地就是游乐场......
文章图片
02
忽而回首 , 70后的我们 , 到了奔五的年纪了 , 有的人已经五十岁了 。 岁月不饶人啊 , 可是谁又能够扛得住岁月的打磨呢?
小时候 , 我们都渴望能够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 , 不愿意和父辈们一样 , 一辈子生活在狭小的山村里 。
读初中的时候 , 最大的愿望 , 就是考上中专 , 读完了中专就可以分工 , 可以农转非 , 成为城里人 。 可是 , 能够考上中专的人 , 却是凤毛麟角 , 少之又少 。
我上初中那会 , 一个年级有八十多人 , 当年考上中专的人只有四人 。 按照学校的说法 , 能够有四人上中专 , 简直是奇迹 , 因为按照惯例 , 一个年级 , 只有一两个人考上中专 。
农村的孩子 , 个个都想变成山沟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 如何赚更多的钱 , 过上幸福的日子 ,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
初中毕业之后 , 很多70后的人 , 就和村里大一点的青年 , 出去打工 。 在我们家乡 , 去东莞石碣镇打工的年轻人最多 。
在上世纪90年代 , 石碣镇上的一个电子厂 , 有一半员工是我们家乡的人 。 一个人进厂打工了 , 觉得工厂里的待遇还好 , 就在家乡大声宣传 , 一个带一个 , 都去了这家工厂里打工 。
文章图片
03
年轻的时候 , 靠打工赚钱 , 是不错的选择 ,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打工就显得不太现实 , 尤其是去很远的地方打工 , 总是觉得“异乡再好 , 不如故乡” , 想家的时候越来越多 。
70后的我们 , 大部分的人 ,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结婚了 。 结婚之后 , 要么两口子继续在外地打工 , 要么回家乡建新房子 , 发展产业 。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 , 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 , 在城里买了房子 , 扎下了根 。
这些年 , 留在故乡的70后 , 真的不多了 , 漂泊在城里的70后 , 真的很多 。 有本事的人 , 在大城市工作 , 并且买房了 , 一家人都成为了城里人 。 本事不大的人 , 在县城扎根了 , 也许还是靠打工赚钱 , 但总算是离开了故乡 , 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
能够成为城里人 , 是我们曾经的梦想 。 可是 , 现在梦想成真了 , 却忽然发现 , 身在异乡的自己 , 越来越想回到故乡 。
文章图片
04
有人说:“异乡留不住灵魂 , 故乡留不住身体 。 ”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 , 就会越来越想念故乡 。 或许 , 这是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作祟 。
70后的你 , 什么时候最想念故乡?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 还是很疲惫的时候 , 还是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
记得有一天 , 我和家乡的表叔打电话 。 表叔说:“你家的梨子都熟了 , 好多都掉地上了 。 你什么时候回家 , 就摘一些带走吧 。 要不 , 我邮寄给你?”
我说:“表叔 , 你把梨子摘下来 , 去集市上卖掉吧 。 要不然 , 也太可惜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你且悄悄努力,慢慢等待,上天自有安排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爱情|追求你的男人,突然变得“冷淡”了,往往是这3个原因
- 汪小菲|汪小菲离婚后首次采访:比以前更敢说更开心了,整个人变帅不少
- 不完美 一个人的格局会变大,离不开四种好心态,很重要
- 沈腾 军艺“校草定律”又双叒叕来了:沈腾变本加厉,杨洋快挺不住了
-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 如果时光倒流,你想见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