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 杨天真最狠的一点是什么?( 三 )


文章图片
杨天真能获得成功,绝不是偶然 。我觉得,自己活到这一把年纪,很多事情做不成功或不那么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在已经逝去的那些年里,在事业上、感情上、投资上,我不是没有过机会,但最终,我没有能把握那些机会,究其原因,就是不自信 。不相信自己能行,不相信自己配得上,不相信自己的直觉是对的 。比如,曾经有个大BOSS,看重我的写作才能和逻辑思维能力,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问询我的职业规划,问我想不想学别的业务 。
我回答:我喜欢做目前从事的文字工作,这块就挺好的 。去做业务,我也怕自己做不好 。领导摇了摇头,放我走了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这样的机会,不说“万中无一”,但“百中无一”是肯定的 。而“学别的业务”,未必就远离文字工作 。据说,领导随后叫了另外一个同事,问了人家同样的话,人家立马回答:我愿意学的,希望领导给机会 。几年过去,人家逐步得到重用,步步高升 。
我也升了职,但看起来更像是努力干活后的“安慰奖” 。比如,曾经很火的《非诚勿扰》《超级演说家》《和陌生人说话》等节目的编导,看了我在网络上发的文章后,曾经找过我,问我是否愿意上节目 。我回答,我长得丑,还胖,演讲能力也不行,不去了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未必很贴切,因为即使我勇敢地抓住了机会,结局可能也是没水花 。
我之所以回忆起这些往事,是因为我发现自己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遇到一个机会或是挑战,我的自卑心理会泛上来,第一反应便是:我行吗?我恐怕不行吧 。更早的时候,有同事劝我大力买入优质原始股、买入广州的房产,我怕风险,怕钱投进去了之后打水漂,在投资方面一直畏首畏尾,生怕掉坑里 。老早以前,有人给我介绍相亲对象 。对方家境很好,也欣赏我的人品、才华,但我愣是没去,理由是:我怕我配不上这样的家庭,嫁过去了怕被欺负(当然,那时候我跟前男友纠缠不清,不想耽误任何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家境贫穷带给我的自卑,跟随了我很多年,以至于我一直对自我的评价偏低 。比如高考,我们是先估分后填报志愿,我最后考出来的分数比我估的分高了八十多分,严重影响了我的判断,让我在填报志愿时趋于保守 。可是,随着我参加工作,兜里慢慢有了点钱,也积累了一些底气,真不该再那么自卑了,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会主动PUA自己:你不行,你不好,你不优秀,你不完美,你肯定做不成 。站在三十几岁的人生端口上,再看看那些已经远远把我甩在后面的同龄人,我觉得其实人家的天分、努力程度也没有比我好很多,只是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他们敢于站出来,去拿,去要,去争取 。那种“老娘不配,谁才配”的自信和勇气,正是我欠缺的 。当然了,每个人的兜底能力也不一样 。杨天真说她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她不想学钢琴,父母就不让她学 。从小,父母就特别懂得尊重她的意见,让她笃信自己就是对的 。我呢,从小是被父母pua大的 。上了大学后,才第一次见到钢琴实物长啥样 。家境好一点的同学一往无前往前冲的时候,我可能会顾虑:我这双鞋要是跑烂了,可没钱买下一双 。不自信,真的是一种原罪啊 。
一个成年人若是把自己的局限怪罪给原生家庭,是非常可耻的,因为我们早就有能力承担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想要走出童年是很难的 。
童年时期我们经历的美好,会在我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遇到什么情况,这些都是我们成长中的甜蜜资源,能让我们自信,无畏,甚至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那些美好的部分会唤醒我们,引领我们走上重回好人的路 。童年经历过的创伤,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 。当然,这些创伤,在我们长大以后,通过有益的调节还是可以恢复过来的,随着我们学识阅历的增长,随着我们的责任心的慢慢建立,我们会慢慢地走出童年阴影,我们所经历的创伤反而能成为我们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养分 。只是,这真的需要悟性和时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