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成语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三 )


近义词:刻画入微、力透纸背、鞭辟入里、一语道破、铁画银钩 。
反义词:不着边际、略见一斑 。
典故
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道观去玩 , 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 。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 。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 , 便同意了 。
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
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成语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主要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在也经常用来比喻对文章事物见解很深刻、透彻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 , 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很多人可能不解,什么样的力气才能在木板上刻进三分的深度,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入木三分并不是笔刻进木头三分 , 而是写的字的墨水渗入木头三分,古代祭祀更换牌匾要先在木板上用墨水写上字,让后用刀刻出相应的字,这个故事里,王羲之写的字刚劲有力,木工刻木三寸才能把墨水都刻出去,可见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很高 。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所写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临?。怀莆?ldquo;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他练习书法的故事除了“入木三分”还有很多 。相传王羲之小时候练字每天写完字都会到屋外的池塘洗涤笔砚,时间长了 , 连池塘的水都变成黑色,可见王羲之的书法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才有了这样高的造诣 。那么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呢?相传王羲之在路边看到一个卖扇子的可怜老人就在扇子上提了一些字,让老人去市井中卖,老人开始很疑惑,但是老人一卖全部被买走了 , 可见王羲之的书法不仅在现在评价很高,在当时也受人崇拜 。
王羲之除了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做过很多不小的官职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使等 。并且在做官时有很好的政绩,他体恤百姓,在发生饥荒的时候,开仓放粮,上书减少赋税 。而且王羲之身上还有古代文人的那种骨气,从不和世俗同流合污 。
入木三分
rùmùsānfēn
【注释】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 , 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 , 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举例】
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歇后语】
锤子敲钉子;啄木鸟治树
【谜语】
八十八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英文翻译】
with bitter incisiveness
【历史故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 , 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 , 池水都染黑了 。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 , 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