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 那个38岁的“神童”,去世了( 四 )


她牢牢攥着不撒手 。但没想到,这是虚妄之光 。
在魏永康被退学后,她教他照顾瘫痪的父亲 。
已经长大的魏永康,坐在父亲床边,学着给父亲擦拭脸庞 。父亲悲欣交集,老泪纵横,感动不已 。
神童 那个38岁的“神童”,去世了
文章图片
这一幕,如此辛酸 。
又如此无奈 。
而这是这一家的日常 。
跳出她的处境,我们很容易挑出她的教育方式的不足 。
但深入她的处境,你就会发现,魏母其实没有选择 。
她必须这样做 。
她有限的见识告诉她:
孩子聪明,那就要不顾一切地让他读书 。
孩子有出息,那就培养他成长 。
神童 那个38岁的“神童”,去世了
文章图片
但她并不是泯灭人性的 。
当魏永康一次次失踪归来,她也以一个母亲的天性,去重新帮孩子铺路,让他重新上路 。
是 。
她当然是控制的 。
但她又怎能不控制 。
生存不易 。她吃过百般苦,不希望孩子体验万般辛 。她的身后空无一人,就用尽全力,保护孩子长大 。
只是她不知道,保护,也是隔绝 。
而一个孩子,比之于与世隔绝,更需要多姿多彩 。
比之于绝对专注,更需要无忧无虑 。
比之于成为传奇,更需要成为人 。
神童 那个38岁的“神童”,去世了
文章图片
魏永康于2021年11月9日去世 。
神童 那个38岁的“神童”,去世了
文章图片
他的传奇已经结束了,但留给妻儿父母的悲痛,会一直沿续 。
许多人在反思:
一个天才,沦为庸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在我看来,恰恰就是追求天才本身,出了错 。
每个父母都应该早早承认,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 。
早一点承认,就早一点解绑 。
不让孩子承载太多 。
不预设太多 。
让他只成为他自己 。
或许,在这样的自由之中,他的生命,才能自然而然绽放光芒 。
另一种要引起反思的价值观是,天才真的好吗?普通人真的低人一等吗?庸人的人生,真的不值得度过吗?
恰恰相反,在如今的我看来,普通人的人生,是更值得的人生 。
方仲永与魏永康,他们固然拥有传奇的荣光 。
但人不是活在传奇中的 。
活在此时、此地、此身 。
人也不是活在大词、数据、报道、他人的吹捧、邻里的羡慕中的 。
活在夜空的温柔、街角榕树叶片上闪烁的光、推开家门时涌上来的满屋饭菜香、孩子扑上来叫着“爸爸妈妈”的软萌童音、清晨的清新空气、午后的光晕、岁月中那些细小又闪烁的喜乐温暖里……
是这些,让我们无悔于来人间一趟 。
在这些,让我们成为自在的人 。
所以,当你拥有了丰盈的当下,就拥有丰盈的岁月 。
你此刻幸福,就永远幸福 。
不要羡慕天才 。
活成精彩的普通人,才是答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