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二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最绝的是 , 除了让大家泪崩外 , 在大家眼泪未干之余 , 范伟还顺便抛了两个喜剧的包袱 , 这大概就是属于“影帝”的实力吧 。
范伟和《铁道英雄》之缘:“千面老王”不二人选
范伟“大器晚成” , 不仅毫无捷径而且“步步是坎” 。
他的第一个事业顶峰 , 是和老赵合作小品 , 当年黄金搭档的解散 , 骂范伟的人更多;
接着 , 他与春晚、小品作别 , 走上了荧屏和银幕 , 成功塑造了《刘老根》里的药匣子李宝库 , 这部剧让他火 , 也他的形象固化 。 当时 , 很多人认为范伟只能演农村“大忽悠”的角色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一直到他的首部电影《看车人的七月》 , 把一个懦弱、胆怯和退让的 , 独自带孩子、想再成个家的“小人物”演活 , 业内和观众才明白 , 范伟的演技不亚于搭档宋小艺 , 范伟也不只是“药匣子”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有几年 , 范伟要么不拿奖要么就是国际大奖 。
先拿国际大奖 , 再拿“金鹰男神”、白玉兰视帝、金马影帝 , 他的作品不多 , 但影帝视帝也几乎来个大满贯 。
到了《最后一课》里的老范 , 范伟在观众心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教授 , 不再是一个“大忽悠”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范伟喜欢演爱国影片、有意义的影片 。
当年演《1942》时 , 虽然戏份不多 , 但范伟却对影片进行了深刻地解读——他把老马的人生价值观总结为一句精炼的“保命哲学” , 他把《1942》评价为“博大”的电影 , 宗教和人性等牵扯的话题之博 。
这时候 , 我们才知道 , 我们把范伟看浅了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铁道英雄》找到范伟与张涵予搭档演英雄 , 是因为老王这个人物 , 是一个“千面人” 。
生活中 , 他像是一个失败者、弱者 , 一个无儿无女 , 腿脚不灵、离不开铁道的老调度员 。
工作中 , 他一方为德国人做事 , 他日常表现的像一个“混子”“汉奸” , 天天喝酒陪笑脸 , 对日本人弯腰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一方面 , 他又是个黑白分明的革命者 , 一个抗日英雄 。
喜欢喝酒 , 是因为他只有喝酒才能对日本人笑得出来 , 才能掩饰日军杀死同胞的愤怒 。
铁道英雄|《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本文图片
当他终于揭穿身份时 , 那一声畜生是发自心底的痛快!
这样一个“千面人” , 可能必须要懂喜剧也懂悲剧的范伟来演 。
乱世亲情成为《铁道英雄》泪点 , 背后藏着演员的功底
《铁道英雄》是有原型英雄故事的 。
1938年3月 , 日军侵占山东枣庄 。 当地青年洪振海和王志胜在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 , 并担任站长和副站长(鲁南铁道队雏形) 。
为更好地完成工作 , 王志胜在日军在枣庄设立的洋行当了“卧底” , 这就是范伟饰演的“老王”之原型 。
鲁南铁道队成立之初 , 只有20人 , 这些矿工、农民、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 , 当年把枣庄的日军搅得鸡飞狗跳 , 抢军资给鲁南军区 , 是当之无愧的“粮草征收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