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2022年就要来了,这一年,我绝不跪着赚钱!( 二 )


那时,我一边上班,一边学习,通过两个半月的魔鬼式训练,终于学会了写听书稿和拆书稿 。
但是,第一次给平台投稿后,石沉大海了 。
这段时间我很痛苦 。
五一假期,我用两天时间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XXX(我的名字),你真的能靠文字吃饭吗?你真的是那块料吗?
晚上,有个声音在我脑海中响起——
XXX(我的名字),如果下周还是没有平台找你签约,那你就还是老老实实当社畜去吧 。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听到了我内心的声音,五一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就在工位上收到了来自有书平台的签约通知 。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之后,我又成功的签约了四家听书稿平台,成为了靠文字吃饭的人 。
当年8月,我辞掉最后一份工作,实现了从职场人到自由撰稿人的转变 。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人诚不欺我 。
自从做了自由撰稿人,我实现了躺着工作的梦想 。写好文章,复制到某APP上,躺在床上,慢慢修改,从此颈椎再也有咔咔响过 。
好了,说完我的职业转变后,现在进入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如何高效阅读·高效写作 。
第一,读书有哪些误区 。
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发私信,内容如下 。

莫言 2022年就要来了,这一年,我绝不跪着赚钱!
文章图片
这是典型的“买书如山倒,看书入抽丝” 。
据我观察,目前有两种最常见的阅读情境:
第一,是知识焦虑 。读书是为了炫耀卖弄,附庸风雅 。
第二,自我感动型 。读书是装样子,向别人暗示“看我多努力,还不夸夸我” 。
多数人只是用眼睛扫视书籍上的文字,而用心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
第二,读书的3个“很重要” 。
首先,读书的目的性很重要 。
很多小伙伴说自己看不进去书,我想,有一种可能,是你潜意识里根本不想看那本书,但是你有不得不假装自己想看那本书,拧巴的心理,导致你真的看不进去一本书 。
莫言的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写他小时候为了读书所吃的苦头 。那时候他同学家里有一本小说,为了能看那本书,莫言去他家推磨,推一圈磨,才能看一页书 。莫言推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一下午书的权利 。因为机会难得,他读得如饥似渴,多少年后,依然忘不了书中内容 。
莫言读书,为什么能过目不忘 。我想,他读书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喜欢读书 。因为目的纯粹,所以效果非凡 。
其次,读书的时间点很重要 。
前几天,有个小伙伴告诉我,读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后,她实在无法理解,一个42岁的贵妇为什么会痴迷于一个24岁的小伙 。
还没等我回复,她自己先回答了 。她说,可能是自己太年轻吧,还无法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感情 。
确实,读书时间点的契合非常重要,经典作品更是如此 。
小时候读《祝福》,只觉得祥林嫂很烦,一遍遍唠叨“我真傻,真的”,像个快没电了的复读机 。长大后,再读《祝福》,我哭了 。我终于看懂了鲁迅和那个吃人的社会 。
年龄和阅历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而感悟力和理解力,又决定了你能否真正看懂一本经典书籍 。
所以,我常常觉得,人生没有遭遇过重大挫折的人,不太可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而当你的人生跌入谷底的时候,只看一遍《红楼梦》,也许就能心领神会 。
这就是读书时间的契合 。
最后,选对书很重要 。
经典好书,无论何时,都要阅读 。而且要每隔几年,再拿出来翻翻 。每一次读完,都会有新感悟、新收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