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制作方法,笛子怎么做( 四 )


笛子的制作步骤四:开孔校音
笛箫各音孔位置确定后,接下来就是钻孔 。选择大小合适的三棱钻或梅花钻 。虽然现在有挖孔机,但掌握一手精湛的挖孔技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功夫 。挖孔的刀法分二种 , 流传在苏州,上海,以及近年来的铜岭桥制笛,是用握刀法,其他的制笛都是捏刀法 。二种刀法,挖孔手法不同 , 刀的形状也不同 。苏州 , 上海,铜岭桥是属于同一制笛流派,有着清晰的师承体系 。这个流派为近代中国制笛最有影响,最有实力 。近代许多有声望的制笛名家,像周来有,徐六四,常敦明,陈建平,邹叙生 , 周筱楠,贾耀良,王益亮,周林生,沈珏青 , 杨连根 , 赵景国以及董雪华,黄卫东等都是出自该流派 。
挖孔应与校音同步,根据孔的情况,有目的地去挖孔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音准与音质 。音孔挖好后,还要对笛箫整体的声音进行仔细的调试 。
“音频仪”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调音 。但不要吹一下音,对一下仪器,这样不容易调准音 。一般地说,音频仪可用于调试基音的高低 。笛箫的整体音准 , 仍需要依靠正确的吹奏和灵敏的耳朵去鉴别 。因此,吹奏与听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笛子的制作步骤五:涂饰
完成挖孔调音后,就可以进入油漆涂饰的阶段了 。紫竹笛箫相对简便,只要截去多余的竹子部分,涂饰内膛 , 镶上骨饰,抛光外表,刻上诗词,调名,署名,包装后大功告成 。
白竹笛还要进行接坯 , 上底漆,扎线,涮漆等低音笛,曲笛等几乎都需要接上一截头部 , 俗称“接坯” 。有些 , 在制坯时,还需接上尾部 。
接坯要选择竹材的外径,颜色,花纹,园度等和所接的笛子相似 。接尾还要考虑内径,厚度一致 。无论是接头还是接尾 , 都要安排在扎线的部位 。这样,扎上线 , 涮上漆后就看不出镶接的地方了 。接头可选厚点的材料,顶端和尾端粗细不能太悬殊 , 否则,大头小尾不好看 。整枝笛以膜孔为中心,能平衡为宜 。总之,符合牢固,平衡,美观的要求即可 。
接坯要用强度牢的胶水 。上胶时,要将笛头笛身胶直,不能歪 。冬天还要掌握温度和胶水干固的时间关系 。胶水干固后 , 可将接口处打磨平整,然后进行涂饰内膛和外层底漆的工艺 。
从音质考虑,内膛除了要求光洁外 , 还需要有一定的硬度与“阻尼”要求 。有一种叫“铁心竹”的,内膛坚硬,发音很好,很受欢迎 。在内膛使用的涂料,一般有虫胶液,硝基漆,生漆等 。在内膛,笛塞面上,缝隙,以及所有音孔壁处,都涂饰一下 。在此前 , 还可在所有孔壁上滴灌“502”胶水,这对防裂,很有作用 。经过内膛 , 音孔涂饰后的笛箫,其共振明显改善,气到音出,手指处有麻颤的感觉,演奏家称之为“很通” 。
给笛子外表上底漆,通常有本色,黑色等 。底漆一般用虫胶液或掺加染料调配而成 。待底漆干固 , 细磨后,再涂饰“硝基漆”,或“685”清漆 。上底漆前,一定要将笛身磨光 , 不能留下加工的痕迹 。我曾见过陈建平师傅漆过的一枝笛,光亮的好象包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 。笛子经过里里外外的涂饰后 , 竹子和空气就隔绝了,对于保护笛子,改善音色,都有作用 。
镶饰是传统的工艺 。一枝笛箫镶上光洁如玉的骨饰 , 角饰,更具观赏性 。骨饰是用粗壮的牛爪骨车制而成,加工时,还要经过脱脂,漂白 。角饰是用牛角车制而成 。还有用玉石制成的玉饰 。浙江青田邵志培先生用著名的青田玉石 , 制成龙笛,凤箫,玉埙 , 排箫 。以及拉弦,弹拨,打击等玉石系列的民族乐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