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悲情三角》:实现,从身份的置换到阶级的倾覆( 三 )


yaya|《悲情三角》:实现,从身份的置换到阶级的倾覆
本文图片

这是整部影片最荒诞的桥段 。 “这艘游艇就像我们的世界 , 两种主义激烈对抗 , 互相制裁 , 政客们对自己的主张高谈阔论 , 资本家们维系着表面宁静下的高贵姿态 。 ”但事实上 , 世界正在下沉 , 令人发指的暴行、荒谬可笑的时事、难以预料的变革、无法消除的苦难 , 都从未停止 。 导演所做的 , 就是将这个虚假的世界击碎 , 让文明的假象于顷刻间崩塌 。
船长的招待晚宴上 , 还有件荒唐的事 , 有一个富婆向船长抱怨船帆太脏 , 应该洗一洗 。 船长表示这不太可能实现 , 因为这是一艘机动船 , 压根就没有帆 , 大副表示您看到的可能是甲板的顶棚 。 但富婆向自己的丈夫征求意见后 , 坚称有一面脏兮兮的帆 。 船长说既然如此 , 那我们会洗干净的 。 领班也过来打圆场 , 说我们会帮您解决的 。 而且领班其实早就接收到了这个富婆的投诉 , 已经向她表示过自己会帮助解决 。
yaya|《悲情三角》:实现,从身份的置换到阶级的倾覆
本文图片

我相信没有人比船长和大副更了解自己的船 , 这艘船肯定是没有帆的 。 这又呼应上了船长那句话:“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 。 他也不屑于争辩 , 你说是就是吧 。 ”从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极度懒散的工作态度来看 , 他对船上这些资产阶级显然是没什么好感的 。 而领班的“过人”之处在于 , 她明知道你说的是错的 , 但出于对上流社会的讨好 , 她依然会对你离谱的言论表示认同 。
一行人刚漂流到荒岛的时候 , 军火商人对黑人船员的身份有所质疑 , 而黑人船员则认为对方之所以不信任自己仅仅是因为自己是黑人 。 领班帮他们调和矛盾 , 一边对军火商人说 , 并不是船上的每个员工我都认识 , 所以黑人说的有可能是实话 , 一边对黑人说 , 你不应该指控商人种族歧视 , 这在欧洲是很严重的指控 。 说完这些 , 领班又继续忙着查看其它游客的状况 。
yaya|《悲情三角》:实现,从身份的置换到阶级的倾覆
本文图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 , 此时 , 那个失语的女人正坐在橡胶艇积蓄的海水中 , 向领班伸手求助 , 而领班让她等一等 , 旁边的黑人和俄罗斯商人也并没有理会她 。 我联想到许多现实中的情形 , 所有人都在关注那些关于立场是否正确、措辞是否合理的争端 , 却总是忽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 一百余年前胡适先生就说过:“少谈些主义 , 多研究些问题吧 。 ”
荒岛上的剧情和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很类似 。 与原有社会的脱节造成了资源的再分配 , 以及社会阶级的重塑 。 谁有最健壮的体魄 , 最强大的野外生存技能 , 谁就能掌握话语权 。 “但《悲情三角》比《一出好戏》走得更远 , 因为这里出现了第三和第四次身份的置换 , 不止关于阶级 , 也关乎性别 。 ”导演把新的领导者写成了女性 , 一位游艇上的菲律宾清洁工 。 她会捕鱼 , 会生火 , 并且在漂流途中保住了一背包的食物资源 。 想让她把熏章鱼分给你 , 你要先承认她当下的“船长”身份 。 而IT富翁和军火商人的劳力士和百达翡丽 , 此刻只能换来在救生艇睡一晚的权利 。
yaya|《悲情三角》:实现,从身份的置换到阶级的倾覆
本文图片

我看到有人夸赞清洁工甚至Yaya的坚韧 , 说她们是独立女性 。 从清洁工的生存能力来说 , 这种评语没有问题 。 但恕我直言 , 我感受到的完全不是这样的作者表达 。 我看到的是 , 当一个女人掌握权力后 , 她也开始颐指气使 , 巩固自己的特权 。 而原本的精英人士 , 也会低三下四 , 甚至摇尾乞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